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旺報:左右討好的經濟政策行得通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1 10:44:17


  中評社香港7月11日電/民進黨經濟政策論述一向主觀,蔡英文更是如此,“空心菜”的揶揄大半來自講不清楚的經濟政策。最近,她一再宣示“台灣需要一個新模式”,必須以“創新、就業、分配”3大力量、以“創新的政策規畫,帶來就業機會、創造分配均衡”促進經濟永續發展。但這更像是口號,什麼是她定義的“新經濟模式”?如何“創新、就業、分配”?卻始終沒有說清楚。

  悶經濟困境下的台灣,沒有人反對需要創新模式。令人不解的是,蔡英文“新經濟模式”的主調,是不重蹈馬英九重視兩岸貿易的覆轍,對外經貿不集中於中國大陸;她在美國演講時表達“非常希望和美國建立經濟戰略夥伴關係”、“迫切需求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同時強調新經濟發展模式應“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確保台灣經濟自主”。
  
  先不說這樣抱美國人大腿,有失尊嚴。這有違國際貿易的距離成本考量,鮮少有國家會直接跳過鄰近區域大國,而直接與遠方大國接觸,並希望藉此維持貿易發展。

  尤其台灣這種出口導向海島型經濟體,在市場法則下無法主動選擇貿易對象,而是被動跟隨國際貿易潮流前進。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統計,中國大陸在2013年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已超過4兆美元。面對貿易規模如此龐大的經濟體,台灣沒理由忽視不見,甚至拒絕往來。而且在無形成本上,兩岸同文同種,語言相通,文化相近,溝通成本甚低。老實說,台灣的英文在世界不夠好,論中文的文化底蘊及憑藉繁體字,倒有不少優勢。文創產業的發展及扶植台灣品牌的路徑不言而喻。

  台灣長期處於產業供應鏈中下游,無法大幅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僅能依賴增進勞動效率及壓縮生產成本來帶動經濟發展。換句話說,台灣經濟競爭力主要來源是勞動與資本的成本節約,而非生產技術的創新驅動。而在這樣的生產模式下,一旦國際經濟情勢惡化,自然容易陷入停滯無法成長的困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