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余璟儀:選舉中的新媒體與新觀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2 00:24:06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余璟儀(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廈門7月12日電(記者 王秀中)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余璟儀日前參加在廈門大學舉辦的第二屆“兩岸學子論壇”,她以2014台北市長選舉為例,運用過程追蹤法進行實證研究,探討了新媒體在選舉中的作用。她認為,新媒體只有與新觀念相契合,才能實現“新新合成”的效用最大化;反之,如果思維觀念不革新,崇尚豪門政治、權力鬥爭、權威主義,新媒體的運用便處於“舊瓶裝新酒”的尷尬境地,不僅無法充分發揮作用,更可能適得其反。

  對於新媒體的特性,余璟儀認為,新媒體首先是傳播載體和內容的數字化,其次是信息傳播的即時性和便捷性,再次,信息輸出者與輸入者之間的互動進一步加強,最後,信息傳播的民主化趨勢日益顯著。基於上述特征,新媒體日益影響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現代政治中的作用尤為引人關注。新媒體在現代選舉政治中發揮的作用,方法上多採用案例分析與實證研究,現有成果多為歸納演繹式的描述性研究,缺乏相對系統的理論分析機制和專注於某一特定地方選舉的研究。余璟儀引入社會認同理論,認為新媒體在政治選舉中的作用,是通過參與“社會認同建構”的過程而得以實現的。

  余璟儀以柯文哲、連勝文正式宣布參選為起點,將“在野大聯盟”第二階段民調結果的出爐和MG149事件作為分界點,結合不同媒體的民調數據,分四個階段剖析2014台北市長選舉的發展過程。

  第一階段:選情膠著(2月24日~6月12日)。柯文哲團隊自宣布參選之初起,便著力通過“網絡競選”爭取優勢,相較之柯文哲在各大社交網站上的高活躍度和參與度,連勝文方面對新媒體的重視程度相對偏低。在選舉初期,雙方的民意支持率相對接近,差距從未超過10個百分點,選情處於膠著狀態。

  第二階段:優勢漸顯(6月13日~9月9日)。這一時期,柯、連二人在新媒體上的活躍度進一步提升,且雙方的表現皆可圈可點。柯文哲在“油管”個人主頁內上傳了一系列以“柯P新政”、“真·柯文哲”為主題的宣傳視頻。連勝文則通過社交網絡與民眾積極互動,他於8月12日晚8點30分在“臉書”上參加了2014年第一場政治人物“臉書”互動直播活動,在粉絲專頁線上回答民眾的問題 。希望“通過最直接的溝通,真正落實一場‘全民參與’的選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