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抗日先鋒:從八路軍第344旅到新四軍第3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7 10:05:46


 
  8月,中央軍委指示,將淮河以北、津浦路以東的所有由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統一整編,成立八路軍第5縱隊,由黃克誠任司令員兼政委,韓振紀任參謀長。原2縱領導機關改為5縱領導機關,下轄第1、2、3支隊,每個支隊3個團。依次由蘇魯豫支隊、2旅及4旅687團、隴海南進支隊及新四軍6支隊第4總隊改編而成,全縱實力為2萬餘人。

  10月10日,八路軍5縱1支隊1團與北上之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2縱隊第6團在鹽城、東台間的白駒鎮獅子口勝利會師,15日,陳毅和黃克誠在鹽城會面,兩位久別重逢的老戰友倍覺親切。陳毅即興賦詩:"十年征戰幾人回,又見同儕並馬歸。江淮河漢今誰屬,紅旗十月滿天飛",表達了廣大指戰員的共同心情。

  至此,原在華北活動的八路軍344旅,勝利完成了南下華中增援新四軍的光榮戰略任務,從根本上改變了蘇北地區的政治形勢和軍事力量對比,為創建蘇北抗日根據地的指示奠定了重要基礎。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後,中央軍委宣布重建新四軍。2月,八路軍第5縱隊奉命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黃克誠任師長兼政委,彭雄任參謀長,下轄第7、8、9旅,由原第1支隊(曾短暫改為115師教導第1旅)、第2支隊、第3支隊依次改稱。全師近2萬人,成為新四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原屬八路軍2縱隊的344旅則改為新四軍第4師10旅。

  當時為教育部隊,鼓舞士氣,宣傳黨的政策,反映群眾的心聲,3師領導決定編輯出版一份報紙。師政治部宣教科的同志擬了一些報名,什麼"戰鬥"啦,"戰旗"啦,帶"戰"字的不少。黃克誠卻另外確定了一個名字,叫"先鋒",並親筆題詞。黃克誠對宣教科的同志解釋說:"這支部隊呀,有光榮的傳統,是黨的一支主力武裝。中央一直把它作為完成戰略任務的重要力量來使用。"此後,3師及後來沿革的部隊都以"先鋒精神"作為軍魂,敢為人先,永往直前。

  3師負責經營的蘇北地區,在抗戰時期,是以鹽河為界的淮海、鹽阜兩個區域的統稱。它東瀕黃海,西達京杭大運河,南至鹽城、寶應一線,北抵隴海鐵路線,面積4萬餘平方公里,村莊稠密,人口眾多,交通發達,物產豐富,是連接山東和華中的要道,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抗戰初期,大片國土迅速淪陷,八路軍挺進淪陷區建設根據地,調動各階層人民抗日的積極性,發展抗日武裝力量,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只有這樣,淪陷區的人民才有領路人,動員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中去,日本侵略者也因此難以從淪陷區掠奪更多資源,投入到正面作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