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基於中國巨大的經濟金融實力,中國之後將主要使用“戰略經濟”策略和進一步優化的更廣泛的外交。現在的“一帶一路”、亞投行、亞太自貿區(FTAAP)、中國高鐵專案輸出、中日之間的“四點共識”甚至是中美之間敲定的有關防止軍艦和軍機的衝撞協定等等,都可以看作是中國對外政策的改變。多年來,中國沒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對外大戰略,但現在看來,中國的對外政策有了一個近乎全域的重大優化。因此,大致可以預料,在未來一個時期內,中國和美國及其戰略夥伴在亞洲和西太平洋地區地緣戰略的對立與過去相比可能變得不那麼突出。但是毫無疑問,它們將變得更深刻,而且特別對美國而言,更加廣泛。與此同時,戰略軍事的某些重大方面的問題依然存在而且依然顯著,比如中國戰略軍力的繼續急劇增長、中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特別是其中的軍事合作關係顯著升級、中國在南海島礁的擴島行動、中美之間的網絡攻擊問題、美日同盟之下日本軍事作用急速增強對中國的影響等等。
可以說,中國對外政策過渡的自相矛盾可能還沒有完全理順,但是毫無疑問,中國的“戰略經濟”策略在美國看來是威脅性的,所以現在的中美關係當然是緊張方面佔主要,而且所有這些矛盾在短時期內不會有突破性的大改變。中美合作空間很多,對全球性影響很大,但這不會改變兩國在戰略領域上的對立。當然,中國現在有個很大利處就是美國現在不知道怎麼來應對這樣的“戰略經濟”策略。美國目前已經確定中國會給其帶來的歷史性的威脅,因此,我們對中美戰略上的結構性矛盾確實要有足夠的估計。但中美兩國政府都知道,無論如何都不能發生稍有規模的中美軍事直接衝突,雙方在這方面都更有經驗也更有規則。
中國的戰略實施到現在,可以看出,戰略衝勁有餘,戰略審慎不足。不管是戰略軍事還是戰略經濟,都有一個內在平衡問題,即戰略衝勁和戰略審慎的平衡。習主席上台以來,一直都希望並強調中美關係不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但事實上,這兩年多以來,中美雙方距離修昔底德陷阱又近了一步。中國現在有廣泛的戰略佈局,有強勁的戰略衝勁,但同時我們也需要明白中國現在的戰略重點何在並避免四面出擊的傾向,所以要首先追求重點在集中上的戰略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