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外國語大學教授、全球安全合作中心所長黃載皓(中評社 張翼鵬攝) |
中評社香港6月22日電(中評社報道組)中評智庫基金會與韓國外國語大學全球安全合作中心20日在中評社香港總部共同舉辦“一帶一路與東亞安全趨勢”研討會,韓國外國語大學教授、全球安全合作中心所長黃載皓為整場研討會總結,他概括了各專家的發言,並從韓國戰略學者角度分析了“一帶一路”所帶來的影響。
他表示,從韓國角度來看有個問題,那就是中國現在是願意繼續留下現存的秩序還是要創造一個自身主導的秩序?如果中國希望一種新秩序,那是什麼秩序?由亞洲新安全觀可以看到,中國願意成立一個新的安全秩序。由“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可以看到,中國也願意走向一個新的經濟秩序。但是,中國也不願有一個破壞者的形象,所以現在是個過渡期,中國不會主動離開現存的秩序,所以就採取韜光養晦的做法,到合適的時候再走多一步。
黃載皓認為,“一帶一路”不是為了一個目的才推動的,而是多個。在新常態的狀態下,中國希望改善地區不均衡的狀態、都市和農村差異、少數民族問題、內部問題……與周邊國家和平共存,與國際社會和諧相處,實現中國夢乃至進一步的世界夢,實現中國長遠的發展和大戰略的起步並通過這個機會,向全世界證明中國適合和平發展的模式。
他說,“一帶一路”是2013年習主席訪問巴基斯坦和印尼時提出的,到今年快兩年,已經有所提升。它是中國對美國再平衡的一種反應和對應。中國是個大陸國家,但“一帶一路”可以讓中國走向海洋國家,起到“一石二鳥”的效用。
黃載皓也表示,一帶一路對東亞地區是個好的機會,在安全合作和經濟合作,安全秩序和經濟秩序上都是好的契機。當大國崛起時,周邊要接受這個新的引導國家,該國就要對周邊國家有說服力,讓他們確信未來這個國家有新的能力,可以放心跟著新的強國走。中國現在通過多個方式贏取周邊國家的支持讓各國相信,但這還是充滿挑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