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河北多名官員子女“高考移民”引發舉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8 10:12:54


 
  “考前查出是‘高考移民’,取消考試資格,考後查出,取消成績,錄取後查出,取消錄取資格。”6月2日,內蒙古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考務一處處長張培文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不管是不是官員子女,他們對待“高考移民”的態度是一視同仁的。

  據格日樂介紹,2014年年底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已成功清退1465名“高考移民”,這其中有幾百人來自河北。此外,在高三學業水平考試數據庫中,還有區外身份證號的考生10932人未參加高考報名,這些擁有區外身份證號碼的考生往往是調查重點。

  原春玲是一名內蒙古赤峰市高考學生的家長,她女兒班上有一位遼寧同學。“這位同學是從小就在這裡就讀的,今年都被反覆調查了好幾遍。”她說。

  湖南大學2012年錄取10名內蒙古考生,6人來自河北

  從2012年開始,內蒙古加大力度清退“高考移民”。這源於當年的一次高考事件。

  “當年湖南大學在內蒙古錄取了10名文科考生,後來在給這些學生郵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發現其中6位考生的家庭地址都是在河北的。為此湖南大學方面還專門打電話給我們,怕弄錯了。”5月28日,格日樂對澎湃新聞記者說,調查後發現這6名考生都是河北人,“最後還是錄取了,因為這些學生都符合我們當年的招考政策,我們那時候要求考生父母的戶口必須在內蒙古。但考完後,他們立馬把戶口又遷回河北了。”

  “這種例子太多了,他們‘移民’過來都是衝著好學校來的,在內蒙古考高職和高專倒是沒有任何限制,但他們也不願報考。”格日樂表示,“高考移民”擠壓了內蒙古考生接受優質高等教育的機會。

  2012年以後,內蒙古對待高考移民的政策在不斷完善。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在2013年3月14日修訂出台的《關於區外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內蒙古參加中考和高考工作的意見》中規定,截止到2014年4月1日,從自治區外遷入的考生,同時符合以下三個條件,可在內蒙古參加2014年普通高考:一是本人具有內蒙古高中階段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學籍,且連續就讀滿2年;二是本人取得內蒙古戶籍滿2年;三是家長在內蒙古擁有合法穩定住所、合法職業且納稅,或按國家規定參加社會保險均滿2年。

  2014年11月27日,內蒙古招生考試信息網又公布了一條重要招生政策,《關於的補充意見》,對於考生報考條件進行了進一步約束。

  以社會保險繳納為例,該補充意見規定,“參加2015年高考的此類考生,應繳納2013年和2014年的全年社保,且繳費時間應為相應年度的1月至12月。推後一年繳納的上一年社保,不予認可。”

  這其中,考生具有內蒙古高中階段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學籍,且連續就讀滿2年是關鍵。

  “好多考生將學籍空掛在內蒙古,然後自己在河北上學,完了來這裡考試,為了杜絕這種情況,我們是要求必須在內蒙古連續就讀兩年以上。”格日樂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河北招考部門開網一小時,專為“高考移民”補報名

  5月25日,河北張家口市賈姓女士兒子被“清退”回河北,實際上她兒子一直在河北上學,沒有在內蒙古連續就讀兩年以上。

  同賈姓女士兒子一起被“清退”的總共將近有一百名考生。這已經是從2014年年底以來,第3批被“清退”回河北的“高考移民”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