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部分領導“為官不為”:不貪不占啥也不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15 10:31:57


 
  馬懷德表示,由於公眾對領導幹部的任命、升遷乃至考核、評價缺乏實質性的監督和制約,甚至“投訴無門”,使那些沒有“硬傷”的幹部“沒有壓力、沒有敬畏之心、沒有危機感。”

  分析人士指出,部分官員庸政懶政現象在某種程度已經阻礙經濟社會發展。例如,中央政策已經到位,土地有了,資金批了,項目卻因地方官員不作為得不到全力支持和配合,難以落到實處,或將導致地方錯失發展良機。

  整治庸政懶政應制度先行

  分析人士認為,在各地經濟轉型升級、穩增長的背景下,重拳整治黨員幹部庸政、懶政、怠政顯得尤為重要,而制度建設必不可少。

  “庸政懶政的治理要制度先行,依靠制度體系的建設才能構建長效機制。”馬懷德認為,在行政程序方面,有些法律明確規定要集中處罰權和行政許可權,要“一站式服務”“一個窗口對外”“一次性告知”,用這些制度保證公務人員不至於推諉、拖延,保障相關人的利益。在獎勵制度方面,要和政績考核、評價體系聯繫在一起。如果積極履行職責,從政績考核的角度來講就應該是被肯定的,應該與晉升提拔掛鈎。此外,考核評價體系應該更加開放和多元,要讓廣大黨員和社會公眾的知情權、話語權、監督權能夠充分落實。

  重拳整治庸政懶政刻不容緩,而有些地區已經先行一步,探索經驗。例如,貴州省黔西南州實施的“不勝任現職幹部召回”管理制度,規定通過績效考核、民主評議、明察暗訪、“負面清單”等,精准“定位”懶政、庸政幹部並將之納入召回行列。

  國外也有一些措施值得借鑒。如,有些國家出台國家層面的公務員職責法、公職人員道德法、公務員行為準則等法律法規,各級政府部門制定針對每個崗位的行為指南、規範手册等。在機制上,設立專門的道德官員,進行績效考核,鼓勵媒體監督等,這些都值得借鑒。

  (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