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7日電/內地訪港旅客人數下滑,旅遊業議會透露,在複活節加上清明節長假期中,內地訪港旅行團大減接近兩成,議會總幹事董耀中形容為“非典”以來最差情況,認為可能與反水貨客行動,以及其他國家地區貨幣貶值有關,正受“雙重夾擊”,議會將會密切留意旅客數字變化,業界亦會思考有何措施加強推廣香港旅遊業形象,並且開拓內地以外客源。
《星島日報》報道,根據旅遊業議會資料,上月訪港內地團數目已由去年同期的每日平均470多團,跌至大約320團,甚至每日只得百多團,總幹事董耀中認為,這已經是自2003年“非典”以來的最壞情況。
“非典之後我們未見過這種情況,減幅會這麼大;我自己感覺是雙重夾擊,因為幣值當然港幣強,其他周邊國家幣值低了,加上反水貨反水客,對旅客不禮貌情況,的而且確對內地旅客有阻嚇作用。”他指出,反水貨客行動不止令人擔心港人態度並不熱情,甚至引起包括安全問題等其他憂慮,東南亞和歐美旅客量等都下跌,呼籲各界停止發起相關活動,以免本港旅遊業形象繼續受損。
董耀中相信,旅客對本港的負面形象已經建立,若要洗脫也十分艱難,現時旅遊發展局正努力與旅遊業、餐飲業,以及零售業研究更多宣傳方法,期望不久之後可以推出優惠和宣傳,再次吸引旅客來港。另一方面,他建議政府當局參考本港主題公園限制入場人數等做法,一旦本港出現過多旅客,可在各大關口作出提示,以收分流旅客之效,又可避免本港過分擠逼,影響市民日常生活。
有專門接待內地團的本港導游指,部分導游近來已經開工不足,收入急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