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4日電/“中國發布通知,限制果敢邊民進入中國境內”,“緬甸民主之聲”2日發自中國雲南南傘鎮的報道稱,湧入中國境內的緬北邊民人數繼續膨脹,中國臨滄市政府2月26日發布通知,要求非當地居民提供官方許可才可穿越邊界。不過據媒體了解,實際情況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4、7、49和50條的規定,以及雲南《省外辦關於近期中緬邊境處置有關涉外問題的工作意見》,臨滄市人民政府發布一號公告,自2月26日零時起對中緬邊境一定地區實施警戒,未經許可人員不得擅入,但本地居民生活生產需要可以正常進出。
據環球時報報道,“緬甸民主之聲”的報道稱,中國官方邊民安置點,如南傘鎮的125營地都收到了中國政府的援助,但南傘北部地區的非官方營地只能依靠民間捐贈。志願者現在為邊民運送物資必須得到許可,並被禁止拍攝邊民照片。不過報道也稱,中國政府的禁令未能阻止源源不斷的緬北邊民,在距離南傘鎮北部一小時車程的一個非官方安置點,已經有4000多名來自緬北少數民族的邊民安營扎寨。緬甸英文媒體《緬甸時報》2日發表評論認為,緬北戰事已進入第三周,緬甸政府拒絕停火。與2009年的緬北衝突相比,這次戰事對緬甸、中國都完全不同。
果敢生意人李老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有點經濟實力的果敢人,以及在雲南這邊有親朋好友的邊民,一般不會待在中國官方設的安置點內,而是自租房間、酒店,或者投靠親朋去了,這些人不在少數。“沒地方去的邊民會選擇7個中國政府設的官方安置點。在臨滄地震發生後,政府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緊急搭設了完全由帳篷組成的庇護場所。”李老三和許多有實力的果敢生意人還自願組成民間自救組織,為難民運送急需的物資:“但中國政府的安置點根本不需要我們出手,因為各方面的物資都不缺少。”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在125營地中方一側的邊民安置點內,公安和武警對進出安置點的人員控制確實加強了很多。當地的公安人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加強管控非常有必要,過於隨意進出安置點容易造成人員混雜,有社會治安與其它方面的隱患。”一名李姓志願者也告訴記者:“有一段時間,許多身份不明的人員頻繁進出安置點拍照或錄像,給邊民造成恐慌,既侵犯了他們的隱私,也讓他們對將來回到果敢可能面臨威脅感到擔憂。所以,安置點的不少邊民懇請我們加強對人員的管控。”邊境線上的公安和武警也很頭疼。
孫姓警官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戰事發生後,加強邊境管控是很自然的措施,對進出人員核實身份加強登記也是必要的,但一些邊民非常任性,經常抄小道進出邊境線,有時候根本不聽武警的勸告,執意返回戰事繼續的果敢。因此,強化邊境管控是緬甸一方更應該做的努力。”
與官方安置點比起來,散落在中緬邊境山區地帶的邊民面臨的麻煩更多。比如在距離南傘鎮約兩個多小時車程的麥地河,果敢山區邊民湧入後擠滿了小河邊的山谷,用竹子、樹枝和草搭起簡易庇護所。中國官方機構緊急送去食品、藥物和飲用水。但一位熟悉情況的當地官員坦言:“雖說現在是旱季,他們留在河穀不成問題,中國方面搭起臨時建築也不難,但現在不好把握的是,緬北戰事會持續多長時間?他們是否願意留在這個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