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想要遏制俄羅斯? 加倍努力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04 00:57:35


  中評社香港3月4日電(記者 廖梓達編譯報道)明斯克協議開始得到有效地實施後,明顯可見烏克蘭東部地區戰火減弱,衝突減少。但在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看來,即使停火協議得到落實,局勢卻未見明朗,俄羅斯對烏克蘭構成的威脅依然存在,絲毫不能鬆懈。類似的觀點也出現在美國《國家利益》網站上的一篇文章裡,厄爾漢學院政治學客座講師皮特•哈斯里(Peter Harris)撰文直言,現在不是自滿的時候,國際社會還得繼續付出雙倍的努力,才有可能徹底穩住地區局勢,遏制住俄羅斯和普京。全文編譯如下:

  停火協議達成後,烏克蘭局勢稍顯穩定,國際社會正加緊努力,為化解危機尋求外交方案。對於基輔及其西方支持者來說,要想達到預期的解決方法恐怕不太可能;而同樣的,對於俄羅斯總統普京而言,想把可觀的短期討價能力轉化為長期戰略成果,也絕非易事。

  從表面上看,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依舊維持強大地位。西方實施的制裁雖令俄羅斯經濟遭受重創,但卻絲毫沒有削弱莫斯科在相關問題上的強硬取態。沒有俄羅斯的授意,烏東地區衝突不可能永久消停,在很大程度上,這似乎也是莫斯科賴以脅迫西方讓步的政治手腕。

  對於俄羅斯眼裡的長期戰略目標,外界已有很多猜測:組織北約東擴、在前蘇聯地區重建勢力、在國際上爭奪更大的威望等。但被忽略的一點是,如果普京想要將其在烏克蘭的地位轉化為持續優勢,推動實現以上目標的話,那他在打外交牌時就必須審慎再審慎。而即便他真的這樣做了,如願與否也並非定數。

  普京駕馭與之存在分歧甚至與之為敵的西方力量的能力,將決定他是否能讓西方國家做出有意義的讓步,例如放棄在烏克蘭未來發展中可得的利益,或更廣泛地認同俄羅斯在東歐地區的勢力範圍。不過,如果其他大國拒不讓步的話,普京雄心勃勃的歐洲安全架構改革不但不可能成功,俄羅斯在歐洲的影響力也最多不會超越烏東地區。但是,如果普京能夠增加俄羅斯外交政策的吸引力,使其獲得更多支持,他將不僅能從危機中脫身而出,還將為俄羅斯在國際事務上贏得永久的也更大的權力。簡單而言:俄羅斯需要的是更多的盟友而不是敵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