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幹部檔案造假潛規則:年齡改小資料整體洗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25 18:09:34


 

  專家呼籲建立幹部檔案數據庫開放查詢 

  近年來,有關部門嚴厲查處檔案造假案件,但為何總有人前赴後繼?專家指出,檔案管理疏鬆、糾錯機制缺乏、造假成本低是主要原因。

  ——檔案管理疏鬆。記者了解到,幹部檔案造假並非難事,只要疏通個別關鍵關節就可以輕鬆實現。在相當部分案例中,造假人員背後還有“高人”協助,讓造假變得很順暢。

  “每個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各有一個檔案室,級別稍高的幹部檔案在組織部,一般幹部檔案在人事局,滿屋子數千份幹部檔案其實就一人管,管好辦公室不被偷就不錯了。”曾在廣西擔任過基層縣委組織部部長的一名幹部說,只要疏通管檔案的幹部,就可以實現對檔案的修改,包括删除一些敏感信息都能輕鬆做到。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陳步雷說,公民居民身份證是從1986年開始編制的,但電子化管理在2000年前後才實現,此前採取的是戶口本與戶籍卡片管理,當時要想修改或作偽較為簡單。

  ——糾錯機制缺乏。“現在缺乏對幹部檔案造假的糾錯機制,一旦發現問題,如何啟動調查程序、誰去調查、怎麼調查,制度上都沒有這個安排。現在查出來的檔案造假問題,一般都是舉報引起社會輿論或者領導重視了,才會進入調查,而這些調查都沒有固定程序,隨意性較大。”一位基層組織部門的領導說。

  ——造假成本畸低。有專家認為,幹部檔案造假泛濫一個重要原因是違規成本太低。造假問題一旦被發現,幾乎都是黨紀處理,更輕的則可能僅僅是政治前途暫時遇阻。

  據相關通報,年齡造假的黃梅芳僅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對其進行誡勉談話;對違規獲取公務員身份的鐘立,處分則是免去副院長職務,按事業編制試用期內工作人員安排。即便是著名的造假騙官幹部王亞麗,也是因為職務侵占、行賄才被判刑。

  專家建議,應建立幹部檔案數據庫並全國聯網,即使幹部異地交流也能實現查詢。改變人事檔案的“黑箱”化管理模式,擴大幹部基本信息的公開化,為社會監督創造條件。同時加強對造假行為的處罰力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