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華“春節符號”的文化注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24 17:34:43


 
  即使現在,每逢春運,人頭攢動,天南地北的人無論離開家鄉多遠,回老家多艱辛,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回家,只為安放那顆牽掛親人的心和享受那份渴盼已久的家庭大團圓。這可謂當代的新“年味兒”之一。

  儘管如此,中華“春節符號”全球征集活動組委會所做的幾萬份問卷調查分析顯示,有六成以上的受訪者肯定一個觀點——現在的年味兒越來越淡了。街頭隨機採訪時,有些小朋友甚至不知道春節是吃餃子還是月餅,但是很期待聖誕節時聖誕老人給他們準備的禮物。

  不過,調查數據還顯示,有90%以上的中國人還是很看重春節,表明春節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十分深厚的群眾基礎。但是多數人對長期以來春節理念傳承的現狀不滿。用全新的更為大眾所接受的載體重塑傳統春節文化的內涵形象,勢在必行。

  中華“春節符號”全球征集活動組委會希望以“春節符號”為載體,發動民間力量,廣集民智,吸引全球各行各業的中華兒女,無論男女老少,一起動腦筋,尋找根植於中華民族文化深處的共同情感和價值追求。

  征集活動啟動一年來,組委會在五大洲數十個國家,設立30多個征集點,赴國內各省區市,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動員全民參與,最後征集到17356幅有效作品。通過專家評審、投票,相對集中地選出了一個“春節符號”,最大程度上體現了各方立場,使其具有社會基礎,為其日後走近千家萬戶做好鋪墊。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作品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福’字、中國結、‘春’字、中國紅、燈籠等極具中國傳統特色的意象,還有書法、篆刻等藝術形式,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認同感、自豪感和凝聚力。”原全國政協委員李漢秋作為專家委員會副主席在致辭中說。

  未來,如何讓承載著傳統記憶的鮮活符號走進千家萬戶成為重要問題。為此,“春節符號”今後將進入應用推廣和成果轉化階段。組委會計劃與文化部主辦的“歡樂春節”活動配合聯動,與春節產品行業攜手合作,助推民族文化品牌系列,構建以“春節符號”為標識的春節產業鏈,借助春節產品喚起中華兒女對傳統節日的重視和對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