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華人熒幕形象歷經變遷 仍刻板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06 06:51:24


  中評社香港2月6日電/近些天,華人圈裡的追劇黨最關心的,要數美國廣播公司(ABC)即將播映的華裔家庭喜劇《初來乍到》了。然而,新劇還未上映就引起爭議。美國廣播公司在網絡宣傳活動中,要網民在牛仔帽、墨西哥帽和鬥笠等形象中選擇哪個和新劇有關,這立刻引發了族裔形象刻板化的批評。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華人在美國電影中的出現與電影的發明幾乎同步,隨著時代變遷,好萊塢製造的“中國人”形象經歷了從“黃禍”到“土豪”的變化,華人也從銀幕邊緣走向中央。我們固然為此感到自豪,但是華人的“標簽”、“帽子”卻遲遲摘不掉。

  由於意識形態及政治文化等原因,西方電影中的華人被抹上了簡單、特定的色彩。早期電影中,華人不是無惡不作的賭鬼惡棍,就是溫順善良的守法良民,而隨著功夫電影的風靡,銀幕中的華人“人人都是武林高手”,功夫變成了賣點。而現在,中國人的腰包鼓起來了,在一些海外熱播劇中又被塑造成了傲慢無禮的土豪。

  且不說這些“標簽”不夠客觀真實,單是華人形象刻板化本身就否定了華裔群體的多樣性。每個族裔或許有其明顯的文化特征,但那並不能否認,我們作為獨立個體的存在。電影電視是一種影響力極強的傳播工具,刻板、甚至醜化的華人形象不僅誤導觀眾對華裔的印象,也阻礙他們進一步去了解華裔群體和中國文化。

  影視作品中,最深入人心的,是富有鮮明個性的人物,如《亂世佳人》中的斯嘉麗,如《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千篇一律的形象,令人厭倦,也越來越沒有市場。美國廣播公司曾經播出過一部與《初來乍到》題材類似的作品,因為橋段老套,以及被曲解的亞洲文化,播出之後收視慘淡,匆匆17集就草草收場。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