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抗日救亡鬥爭史上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28 15:02:16


 
  上海各界廣大民眾、各方面各團體的愛國人士,在“一·二八”抗戰期間聲援抗戰的活動,一浪緊接一浪,民眾協力軍隊,後方支援前線,民心高漲,悲壯激昂,其影響遍及於全國,遠達於海外。
 
  宋慶齡、何香凝在“一·二八”事變爆發後當即挺身而出,旗幟鮮明地聲援十九路軍抗戰。她們倆冒著嚴寒和炮火,同赴真如十九路軍指揮部慰問抗日將士們。何香凝又親自帶領救護隊員,攜帶慰問品和醫藥用品前往閘北十九路軍前線指揮部進行慰問。宋慶齡赴吳淞前線慰問翁照垣部官兵,鼓勵他們“繼續奮鬥,不使我中國有寸土入敵人之手”。何香凝後來還奔赴常熟東塘第五軍駐地慰問,贈送題寫“以血和淚換取我民族生存”的錦旗。
 
  魯迅、茅盾、鬱達夫、胡愈之、陳望道等43位文化界著名人士,於1932年2月3日發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書》,強烈抗議日軍進攻上海,對十九路軍抗戰表示堅決的聲援。2月7日,巴金、李達、許德珩、陽翰笙、周揚、胡愈之、胡秋原、豐子愷、田漢、陳望道、丁玲、王亞南、沈起予、周穀城、俞頌華、孫師毅、夏丐尊、張天翼、鄭伯奇、謝冰瑩等129位文化界愛國人士簽名,發表《中國著作家為日軍進攻上海屠殺民眾宣言》,向世人揭露日本侵略上海的真相,呼籲全國民眾以壯烈的決心,實行農工商學兵一致聯合,與日本帝國主義做一決死的戰爭。鄒韜奮等則以《生活》周刊為陣地,發表了大量聲援抗日、宣傳全國一致對外、共同起來為國家民族而奮鬥的文章。
 
  “一·二八”淞滬抗戰顯示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產生於中國悠久的歷史傳統和文化傳統,產生於鴉片戰爭以來在帝國主義侵略下中國蒙受的民族苦難和中華民族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長期鬥爭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在淞滬抗戰中再一次獲得升華,顯示了無比強大的力量。在國難當頭、民族危亡的重要時刻,民族精神空前高揚,全中國人民以及海外僑胞,不分天南地北,紛紛熱烈聲援淞滬抗戰。上海更是全民奮起,工人、農民、市民、職員、青年學生、知識分子、民族工商業者、少數民族人士、宗教人士,乃至幫會分子等等,無不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奮起為抗日救亡而戰、為民族獨立而戰。“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英勇悲壯、氣勢磅礴的 《義勇軍進行曲》 發出了全民族抗戰的最強音,這振奮華夏民族的史詩誕生在上海絕非偶然。這一時期,席捲淞滬的民眾救亡運動,其聲勢之浩大,動員之廣泛,為上海反帝鬥爭歷史上所未有,是強大的民族凝聚力的一次集中表現。在民族大義的感召下,上海以及南京、北平、天津、重慶等地民眾紛紛組建抗日義勇軍,前來上海參戰,竭盡全力支援軍隊作戰,其情景可歌可泣。人民群眾與愛國軍隊團結一致,從而產生了強大的戰鬥力。這一切無不閃耀著偉大的民族精神的燦爛光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