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建蘇丹總統府啟用 西方:打上中國烙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28 10:40:05


  中評社香港1月28日電/當地時間26日,蘇丹政府舉行專門儀式,慶祝由中國政府承建的蘇丹新總統府正式啟用,有外媒26日報道猜測稱,選擇在這個日子舉行儀式有特殊“含義”,在130年前的1月26日,蘇丹總督、英國將軍查爾斯·戈登在首都喀土穆被斬首,英國對蘇丹殖民統治進入轉折。

  據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蘇丹國內英文報紙《蘇丹視野》27日報道稱,在26日的慶典上,蘇丹第一副總統薩勒、副總統拉赫曼、立法人員、中國政府代表、外國駐蘇丹使館人員、社會各界人士及其他嘉賓等參加儀式。新總統府毗鄰舊總統府而建,共有3層,占地面積1.86萬平方米,擁有氣勢宏偉的會務大廳,具有承辦國際會議的能力。

  《環球時報》記者認為,在中蘇建交55周年的今天,在源遠流長的青、白尼羅河畔,新總統府有著特殊意義。

  蘇丹當地朋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座建築外觀造型既體現地處非洲北部蘇丹共和國古代傳統建築風格,又融合伊斯蘭、阿拉伯建築藝術風格的蘇丹總統新官邸,是中蘇兩國人民長達半個多世紀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結晶。

  《蘇丹視野》報道稱,新總統府啟用後,舊總統府將變成一座博物館。BBC酸澀地評論道,“至此,中國在蘇丹打下自己的烙印”,此舉被認為是中國的軟實力外交,甚至可以稱為“混凝土外交”。多年來,中國曾在非洲的安哥拉、布隆迪、幾內亞比紹、萊索托、馬拉維、莫桑比克、塞拉利昂及多哥建造了諸多類似建築。

  BBC報道稱,目前,有約100萬中國公民在非洲工作和生活,中國的發展需要非洲豐富的礦產和能源資源,比如蘇丹的石油資源儲備。

  近年來,西方媒體對中國在非洲展開大量援建當地基礎設施的艱苦視而不見,反而對中國的目的妄加猜測和指責。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賀文萍2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在非洲的援建項目既有官邸、政府辦公大樓,也有大型體育場館,修路架橋便利於民。中國的援建項目對當地經濟發展百利無害。一個國家的基本設施搞好,才能更好地招商引資。一個國家需要有代表自己威嚴的建築物並不稀奇。更何況,中國的援助項目還有打井、建學校和醫療中心等。例如,盧旺達國家體育中心就是中國援建的,那裡每天都有人鍛煉身體,使用率很高,逢年過節還有集會。西方媒體對中國在非洲的援建項目態度,反映了一種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