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反恐將面臨更多挑戰和嚴峻考驗
隨著中東地區極端組織和恐怖主義的強勢反彈,中東各界圍繞“伊斯蘭國”組織和“基地”組織展開了大量討論。有人認為,中東地區複雜的教派、政治紛爭,是這些組織得以生存、發展的根本原因。還有人認為,“伊斯蘭國”組織的出現和“基地”組織的張狂,是美國失敗的中東政策造就的惡果。
中東一直是宗教、民族矛盾的多發地。近代以來,中東政治變遷又與西方地緣擴張密切相關,特別是列強對中東的不斷征服和壓迫,引發伊斯蘭世界對西方持續的憎恨和反抗。
“9·11”事件後,美國發動了兩場反恐戰爭。阿富汗戰爭雖然推翻了塔利班政權,打散了“基地”組織,但後來的伊拉克戰爭又為“聖戰”分子提供了新的溫床。2011年爆發的“阿拉伯之春”社會政治運動,不僅加劇了中東的動蕩,也給伊斯蘭激進主義、宗派分裂、教派衝突打開了新大門。經濟與民生問題的日益突出、宗教與世俗的嚴重對立、地方和部落勢力不斷坐大、多國內戰曠日持久和外溢效應蔓延等等,都是恐怖主義滋生的溫床。
2014年6月,“伊斯蘭國”組織攻占伊拉克西部、北部和敘利亞東部大片領土,一度進逼至巴格達以西20多公里區域。目前,“伊斯蘭國”組織武裝人員已超過10萬人,實際控制區域近30萬平方公里。伊拉克政府軍和庫爾德武裝在伊境內多地與“伊斯蘭國”組織持續激戰,局勢膠著。自去年8月開始,美軍對“伊斯蘭國”組織發動超過2000次空襲。
更令人憂慮的是,受“基地”和“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的蠱惑,許多歐洲青年前往伊拉克、敘利亞加入“聖戰者”大軍。還有一些青年在接受恐怖組織系統培訓後回國,蟄伏等待恐怖組織的指示,伺機發動襲擊。據統計,截至去年10月,超過1000名法國人曾經或正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等國參戰,其中200多人已返回法國。美國情報機構的研究報告認為,除西亞、北非、中亞和北高加索地區等恐怖主義重災區外,歐洲將成為“聖戰者”發動攻擊的新目標。
隨著恐怖勢力蔓延“全球化”、恐怖分子“本土化”、策劃手段“高端化”和襲擊形態“獨狼化”,全球反恐將面臨更多挑戰和嚴峻考驗。加強國際合作,以統一的標準共同打擊恐怖主義,才能有效遏制直至根除恐怖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