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漁農界再處政改風眼 何俊賢斥反對派反世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05 10:08:40


何俊賢指若只單一抽出“一國兩制”某部分來“開刀”,只會令有關制度如豬肉般被“任意宰割”,令當初制定四大界別的原意蕩然無存。圖為他早前召開記者會談漁農業發展。
  中評社香港1月5日電/香港反對派不斷“矮化”漁農界,更叫囂“取消漁農業”的口號。作為漁農界立法會議員的何俊賢形容,反對派的手段完全違反世界潮流,更質疑反對派只求爭取政治籌碼,對維持人類生命的漁農業“一竅不通 ”。他提醒,若只依懶進口以解決本地食材問題,但當輸入食材的價格不斷提高,定會增加市民負擔,直接影響民生。因此,當局應該重新規劃一套適合香港的漁農業發展模式,包括協助香港漁農界借用內地的土地,生產專門供應香港的農產品。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何俊賢表示,過去特區政府未有對漁農業政策進行全面的檢討,令到業界發展滯後,甚至被反對派套上“夕陽行業”的標籤。直到近一兩年,當局才開始覺醒食物安全的重要性,才願意大刀闊斧進行檢討。隨著市民對食物安全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作為食物供應龍口行業,香港漁農界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倡港農借用內地土地 

  就以蔬菜為例,目前本港出售的蔬菜八成是從內地進口。何俊賢指出,目前這種模式內地菜農仍有利可圖,但隨內地經濟迅速發展,蔬菜需求量增加,菜農在內地市場有豐厚利潤的話,尚有甚麼誘因會先行供應香港?故此,現階段必須盡快找出一個長遠的對策,穩定對本港食材的供應。何俊賢承認,香港土地珍貴,推動漁農業會有一定的難度,建議兩地可否加強合作,讓香港農戶借用內地的土地,專門生產一些供港的食材。 

  作為漁農界代表,何俊賢形容自己是一名“尊重歷史、尋根究底”的人,香港是由一條小漁村發展起來的,但現時只能在旅發局的標誌上,才能找到帆船的標誌。他認為,作為第一產業、人類生存之源的漁農業,理應該在香港有更豐盛的發展。

  受違法“佔領”事件影響而押後的特區政改第二輪諮詢工作,預計於周三展開。多年來在政改討論中均遭反對派針對的漁農界功能組別,相信是次亦不能幸免被反對派“窮追猛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