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柯氏民意當道 朱主席要有不同風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28 08:29:07


朱立倫
  中評社台北12月28日電/台“教育部長”吳思華昨天針對12年國教主動拜會台北市長柯文哲,兩人各自堅持,互不相讓,演變成部長、市長對嗆,最後不歡而散。反倒是新北市長朱立倫與柯文哲,2人靠著一通電話,就取得2015年延續前朝政策,維持一貫性共識。

  中國時報分析報道,身為民選行政首長,朱立倫的決策模式,除了專業,更重要是考量民意;尤其從政之路不論“立委”、桃園縣長到新北市長,都是選票的堆砌。因此,朱立倫可因年假拉長或元宵節連假的“小確幸”炮轟“中央政府”決策僵化;對國教問題,朱立倫也立場堅定,硬是和“中央”走不一樣的路。

  不過,即將就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未來還能動輒以“與民意站一起”的理由,和“中央”唱反調?

  身為準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說,以黨領政時代早就過去了;前主席馬英九也已定調“以黨輔政”。這麼一來,黨對於政策可置喙的程度為何?主席對執政團隊又能有多大影響?

  如果依照馬英九重新規畫的黨政運作平台,未來參與的新五人小組包括正副“總統”、“行政院長”與黨主席、政策會執行長。這個以“跛鴨總統”與“看守“閣揆”主導的決策會議,相對之下“孤立無援”的朱立倫,會不會淪為傀儡?反而成為背書的圖章?倘若情勢逼人,又如何取得已投下反對票的民意認同?

  經過九合一選舉大挫敗,朱立倫和其帶領的國民黨,只能更加貼近民意,因此像12年國教等問題,必須選擇與柯P連線;只是,面對政策走向,恐也不宜像柯P一樣,直接嗆“閣員”,“我能做4年,你能做多久?”如何在類似柯P代表的新民意,與馬英九的上意間做取決,恐怕是朱主席的新功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