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時:柯文哲新政 展現格局須突破慣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23 10:04:28


柯文哲
  中評社台北12月23日電/不管是i-Voting萬人票選、遴選產生或是柯文哲欽點,隨著台北市政府小“內閣”成員的逐一揭曉,在眾所期待與多方批評之中,柯文哲即將接掌台北市政府,他矢言要在百日內交出成績。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指出,撇開人事上的爭議,回到市民福祉相關的公共政策面,必須承認,柯文哲的“柯P新政─市政白皮書”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柯P的市政白皮書點出了許多小市民心中的無奈,舉凡買不起房子、為什麼路老是不平?只有YouBike沒路用、動物友善城市、食安災難什麼時候會停止?政府要消滅明星高中嗎?為什麼想創業的人還是覺得很困難?公益團體有熱情肯奉獻但人手永遠不夠!點出問題不難,關鍵卻在於如何解決。

  如果連“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這麼一件本質上只是市府業務的小事,柯文哲都無法立即進入狀況,就難怪涉及“警政署”但是決策權在市府的派出所存廢,結果是一波三折,至於主導權其實在中央的“北宜直鐵”更引發強烈的反對聲浪。

  柯文哲自詡來自庶民,這當然是選舉中多數選民喜愛他、支持他的重要原因。來自庶民、苦學而成名醫,又能不忘庶民心聲的市長,無疑有助於讓市政貼近民意。至於貼近多少,則取決於統禦8萬市府團隊的手段是否高明。然而,如果要真正解決台北市的市政困局,單單只憑靠著庶民之心絕對不夠,因為台北市政要處理的難題,都涉及了幾萬、乃至於幾十萬市民的權利衝突,在這當中,往往不只此對彼錯的是非二分選項,更是價值的衝突與調和,這就必須倚賴高明的政治智慧。放大格局來說,台北市政並非獨立存在,其政策推動不僅跟中央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更受到國際環境的競爭與制約。至於想要打造偉大的城市,也必然要有相符的人文素養,乃能展現文明底蘊。以上4個層次的市政格局,其實正是柯P新政的困局。
 
  以貼近民意來論,這一次局處首長產生過程惹出的許多風波,關鍵正在於柯P市長想要開放更多的民眾參與,但是卻因為事先未能規畫好遊戲規則,參與者各有想法,以致引發了諸多不滿及批評。這主要是執行層面的不足與缺點,不難解決,自稱SOP偏執狂的柯P,對此當有解方,不勞擔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