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近平心目中的好記者與壞記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08 17:27:32


時任《福建日報》駐寧德記者、現《中國青年報》福建記者站站長陳強回憶,習近平待人隨和,時常面帶微笑。習近平離別閩東前夕,陳強再次隨他下鄉,在周寧縣九龍漈瀑布考察時,他親切地招呼:“小陳,我們共事兩年了,來一起合個影留念!”
  中評社北京11月8日電/習近平心中的壞記者有三大形態:一為採購記者、拜金記者,二是不深入實際的記者,三是不遵守新聞紀律的記者。 

  香港文匯網訊:據學習小組報道,習近平從政30餘年,交了不少記者朋友。他也曾要求同事們,重視輿論監督的作用,“對記者不應求全責備,要與新聞記者交朋友”。對於記者這份工作,習近平也有著自己的理解。 

  什麼是好記者,什麼是壞記者,他心裡跟明鏡似的。在11月8日這個日子裡,學習小組帶組員看看,習近平心中的好記者、壞記者(如“採購記者”“拜金記者”,詳見正文第二部分)標準。此外,他還就如何對待記者,提出了明確要求,供組員中的黨員幹部們參考。 

  (一)習近平心中的好記者 

   1,自重、自愛、自強 

  新聞工作是一種崇高的職業。每個新聞工作者都應該自重、自愛、自強。希望新聞工作者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形成一種良好的作風。 

  (《擺脫貧困》·“把握好新聞工作的基點”1989年5月) 

  2,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新聞工作者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應該明確新聞機構和新聞工作者都是為黨和人民工作的,不論在何時何地,都要對黨和人民負責,對改革開放的事業負責。要注意輿論的社會效果,克服片面性。 

  (《擺脫貧困》·“把握好新聞工作的基點”1989年5月) 

  3,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 

  要加強學習,提高政策理論水平。這是搞好新聞工作必須具備的重要條件。水平不高,是寫不出好報道的。商品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五光十色的社會生活,要有一雙慧眼,才能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這就要求每個新聞工作者都要有較高的理論、政策水平,要學習法律知識,熟悉商品經濟規律,要有較強的原則性和科學分析能力;總之,要求新聞工作者的政治素質和知識水平必須大大提高一步。 

  (《擺脫貧困》·“把握好新聞工作的基點”1989年5月) 

  4,深入調查研究 

  要發揚艱苦奮鬥精神,深入調查研究。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這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新聞工作者必須具有的工作作風。報道寫得好不好,與新聞工作者能不能深入實際,深入採訪很有關係。調查研究是新聞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新聞工作者成才的根本途徑;只有堅持調查研究,才能把白己鍛煉成思想端正、作風紮實、業務過硬的的新聞工作者。 

  (《擺脫貧困》·“把握好新聞工作的基點”1989年5月) 

  5,善於創新 

  我個人認為,新聞宣傳是否善於創新,是否能夠做到常做常新,是其發展壯大、保持強大生命力的關鍵。新聞宜傳創新,不能僅僅停留在一般的喊口號上,要體現在具體文稿的撰寫、修改和具體事件的宣傳、報道上,要體現在如何拓寬工作思路,更新辦報理念,豐富辦報手段,突出辦報特色,增強發展活力,提高新聞宣傳的吸引力、感召力、戰鬥力上。一句話,要體現在具體的實踐創新上。 

  (摘自2006年1月26日在看望人民日報社和新華社駐浙編輯記者時的談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