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陳忠實接受中紀委專訪:幹部決定政權色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30 11:43:04


 
  採訪札記:

  一位黨員作家的情懷

  他是享譽文壇多年的大家,他的長篇小說《白鹿原》被翻譯成多國文字,發表二十多年來一直受到海內外讀者的喜愛。

  他是一位有著近五十年黨齡的共產黨員,他有著一顆憂國愛民的拳拳之心。半個世紀以來,櫛風沐雨,潮起潮落,他對中國共產黨的赤子之心始終不改,永遠忠誠。

  與陳忠實的多次交流,作家、共產黨員,這兩種身份特質給我們留下了深刻而鮮明的印象。

  為了創作《白鹿原》這部反映新中國成立前五十年中國農村波瀾壯闊歷史的史詩巨作,他蟄居鄉間十年,誓要“寫一本為自己死後墊棺作枕的書”。他孤守原下一隅,住在祖居的屋院,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飽含激情,走訪鄉民,查閱史料,從民眾中汲取豐富的養料與素材,深深植根鄉土,體現出一位人民作家的創作情懷。

  陳忠實196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鄉鎮工作了二十年。他的思想、他的言行、他的一切一切都與農民血乳交融。1977年底,為修建灞河堤,身為公社黨委副書記的陳忠實和幾個技術員在河堤上的簡易工棚里,以席鋪地,一幹就是幾個月,趕在洪水來臨前建好了堤壩。30多年過去了,這座河堤依舊堅固如初,再未發生過灞河漲水衝毀農田的災害,福澤著當地鄉親。他說,總算是給家鄉人民做了點實事。

  《白鹿原》問世,世人皆知陳忠實。2001年,陳忠實當選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有記者採訪談及感受,他說自己首先想到的是責任和義務。

  眼前的陳忠實,乍一看去,就是原上一位普通老者,渾身散發出濃濃的鄉土氣息,一個斜挎的舊背包始終不離肩。但與他一交流,就感受到其思想的光芒。他時刻關心著黨和國家的命運,談及反腐敗,他滿懷憂慮、嫉惡如仇;看到黨風政風的好轉,他轉而振奮激昂。對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正在走的社會主義道路,他堅信不疑。他說,“現在,我的中國夢更大了,一個更為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中國必將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不僅為十三億各族民眾帶來福祉。”“社會主義中國的雄起和成功,將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成功實踐,其意義是無可估量的。”

  文如其人,人如其名。陳忠實,忠,對黨和人民永遠忠誠;實,一輩子做人作文實實在在。(中紀委網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