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潘石屹巨款捐哈佛而非中國 真實原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4 10:38:34


  今年七月,潘石屹、張欣夫婦代表他們領導的SOHO中國基金會,與美國哈佛大學簽訂了1500萬美元的助學金協議。“SOHO中國助學金”計劃共捐助一億美元用於資助世界一流大學的中國貧困生。哈佛是計劃的第一站。但第一站的助學金協議剛剛簽訂,在國內便迎來質疑一片。有錢為什麼不捐中國高校?世界名校那麼財大氣粗,真的需要你捐款嗎?質疑的同時,很多人也會問,華人企業家為何鐘情於大手筆資助海外高校?中國高等教育虛胖多病的原因何在?

  帶著種種疑問,我們見到了潘石屹、張欣。他們一個是甘肅農民,憑著全校第二的成績,從大山裡考到了中國石油管道學院。一個是香港工廠的計時女工,靠著毅力和資助,拿到了劍橋大學的碩士學位。時代的變奏,教育的基甸,命運的跌宕起伏在他們兩人身上演繹。當他們回歸到最普通的自己,回歸到最普通的父母時,他們也有自己的迷思和收獲。

  捐款的唯一標準:讓中國學生受益

  許戈輝:這次SOHO中國基金會和哈佛簽訂了1500萬美元的助學金協議,引起了一些爭議。你們怎麼看待這些爭議?

  潘石屹:這些爭議主要就是說你在中國賺錢,怎麼捐錢捐給外國人?其實我們的資助對象是中國貧困大學生。只要你考上這個學校,我們來出錢資助你。我們慈善捐款唯一的標準是讓中國學生受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