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殿龍 (評論員)
中國社科院院長王偉光紅旗文稿刊文稱:今天,這個時代仍貫穿著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階級鬥爭的主綫索,這就決定了國際領域內的階級鬥爭是不可能熄滅的,國內的階級鬥爭也是不可能熄滅的。此言一出,在網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盡管公開的反對和謾罵的聲音被一定程度地壓制,仍能感受到大衆對這種論述的忌憚與忿怒:中國亟需需要法治,不要階級鬥爭。
首先,王偉光的言論之所以廣受關注,一方面是,因為他的身份。以中國大陸社科理論界的最高機構的首長的身份,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沒有將王偉光僅僅看做一個學者專家的研討性觀點,而是當做了官方的聲音。在中國即將召開以法治建設為主題的最高會議之前,拋出這一言論,是不是一種風向標?另一方面是,中國人深受人為地放大和操弄階級鬥爭之害,對這種論述有深入骨髓的厭惡和忌憚。
其次,分析王偉光提出這一言論本身的意圖和實質。按照中國大陸目前頂層設計的步驟,中國只會加強法治,淡化和限制階級鬥爭,而非凸顯和強化階級鬥爭。故此,王偉光盡管是以中國社科院院長的身份之尊發表這樣言論,但并非中國今後應該要走的方向。其言論只不過是有一定學術素養的官員,一時技癢的偶爾之作罷了,不必如此緊張。
很多人詫異,時至今天社科院居然還能如此高調拋出階級鬥爭不會熄滅的論述來。人們除了懷疑這是否是一種風向標之外,也在質疑王偉光是在正話反說,或是反話正說,以這種論述方式,讓人回憶起還沒有完全平息的人為操弄階級鬥爭帶來的傷口。也或者他表述的是階級存在的基本事實。社會任何時候都有不同的分工,當人們對於不同的分工從收入、社會地位加以區分褒貶的時候,也就是有了高低之別的階級。事實上,人們往往會將分工和階級混同起來。如果硬要人為地關注和區分,任何時候都是客觀存在的:窮人和富人,老板和工人,官員和和民衆等等。
難怪大多數人用請君入甕的方式,讓王偉光自我劃分階級,甚至請他自己進行財產公布。也由此足見人們對階級鬥爭不熄滅論述的深惡痛絕。另一個角度說明,王偉光只拋出了階級鬥爭不會熄滅的觀點,但沒有給出現代中國大陸的階級劃分的方法: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是否還像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前,那樣存在并壯大?是應該強化或者用什麼方式避免階級鬥爭等?
再次,階級盡管長時間存在,有階級是一回事,要不要明晰放大和挑起階級鬥爭是另一回事。在中國已經人民民主專政的情況下繼續提出階級鬥爭不熄滅的論述,弊大於利。除了讓人自我清醒和定位自己的階級,導致人為地對立之外,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指導意義。因為中國大陸目前,的確可以區分出窮人和富人,資本家和工人等階級來。他們之間的確也會存在著矛盾,但不能人為地放大到系統的階級鬥爭的層面。這些階級很多只不過是分工而已,它們的形成是國家政策促成,并受到法律保護的,。
用階級鬥爭區分其間的矛盾只會人為系統第大面積地引起對抗,只有強調法治,才可以淡化階級之間的矛盾,只分成守法的和違法的人才不會撕裂族群、制造對立。可見中國亟需的是法治,而非階級鬥爭。
最後,王偉光的論述,也許本意和實質都是好的,但理念陳舊、表述含混已經不符合時代的要求,無法指導今天的社會實踐。中國大陸大力加強法治建設前夕,拋出這一理論,只能更加凸顯中國大陸上層建築遠遠滯後已經發展了的經濟基礎。也許坊間對王偉光的論述斷章取義或者故意曲解,但引起不必要的歧義本身就是一種論述的失敗。有些重量級的人物,不論述比論述對理論界的建樹更大(一定要發表有爭議性的論述,可以用化名、筆名):至少不要讓迷茫的方向更加迷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