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西方媒體定性香港“佔中”:顔色革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05 09:15:40


佔領尖沙咀現場。(中評社 廖梓達攝)
  中評社香港10月5日電/香港“佔中”啟動後,西方媒體果如此前所料,報道連篇累牘,其中不乏直言不諱者:不少媒體幹脆將其稱作“顔色革命”的香港版——“雨傘革命”。在“顔色革命”給獨聯體國家和中東北非帶來的社會動蕩和對立至今未息,此時西方媒體口中的“雨傘革命”讓人聞到了一股別樣的味道。

   國際在線報道,“顔色革命”中間無一例外,都有外部勢力插手。在不同地方,“顔色革命”的外衣也是五彩紛呈:在原捷克斯洛伐克是“天鵝絨革命”,在格魯吉亞是“玫瑰革命”,在烏克蘭是“栗子花革命”,在突尼斯是“茉莉花革命”。這一次在香港,又成了“雨傘革命”。

  英國《獨立報》正是以“雨傘革命”為標題報道香港“佔中”。此後,更多的西方媒體開始給香港“佔中”貼上“雨傘革命”的標簽。法新社報道,在“雨傘革命”運動中,示威者僅以遮陽傘和決心,癱瘓香港市中心以爭取“民主”,雨傘迅速成為他們的標記。報道引述一名示威者說:“我們有雨傘。” 最新一期的美國《時代》雜誌的封面是抗爭者舉起雨傘的照片,直接加上“The Umbrella Revolution”(雨傘革命)的標題。《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直指這場抗爭是過去十年最嚴重的一次。

  英國《每日電訊報》的分析文章則渲染稱,這場“雨傘革命”對中國共產黨來說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威脅”。

  這一從“佔中”到“雨傘革命”的稱謂變化,國際和香港本地的媒體都注意到了。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道稱,英國報紙首次以“雨傘”命名香港民眾的“佔中”運動以後,“雨傘革命”便成為其代名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