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民論壇:超半數網友認為官員群體信仰缺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15 10:24:08


 
  (二)信仰缺失 中國的官員怎麼了

  1、關於“信仰缺失、道德滑坡”。超過半數的網友認為信仰缺失主要表現在官員群體身上

  在回答“哪類群體信仰危機最嚴重”時,超過半數的網友(占比57.5%)認為信仰缺失主要表現在官員群體身上。

  這樣的調查結果並不奇怪。“大師”王林事件曝光後,“官場迷信”再度成為輿論關注和討伐的焦點。部分官員“不問蒼生問鬼神”,折射出他們“權位觀”和“為民觀”的偏執與錯位。官場迷信是一面照妖鏡,照出的是其背後官場腐敗的危險信號。貪腐官員的所作所為,很大程度上是信仰缺失、精神缺鈣所致。信仰缺失削弱了黨的凝聚力、戰鬥力,影響黨員幹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公信力。

  關於“信仰缺失”的原因有,50.8%的網友認為是“制度層面,一些不道德的現象沒有受到制度的懲處,反而成為一些人效仿的對象”。此外,“唯利是圖”的市場經濟以20.8%的比重位列第二大因素。

  2、關於“看客心態”。“看客心態”普通,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看客

  超過八成的網友認為“看客心態”是當前社會普遍存在的頑疾,僅有0.3%的網友認為這一現象在社會中並不存在。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官員群體也成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主要群體,占比26.9%,這個數據高於知識分子、白領階層、青少年等其他群體。官員是看客,更多地是與其高高在上、擁有權力、占有資源、享有話語權卻往往不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有關,在強拆的冷漠中,在截訪的無情中,在災禍面前的微笑中,均有官員的身影閃現,這些都嚴重影響著官員的形象。

  3、關於“習慣性懷疑”。“政府公信力下降”成為“習慣性懷疑”的主要病根兒

  當被問及“習慣性懷疑”的表現時,“政府說什麼都不信”(41.2%)、“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感”(35.2%)、“懷疑食品、藥品的安全性”(33.5%)、“對醫生的職業道德不信任”(28.0%)是社會各群體認為的主要表現形式。

  與習慣性懷疑的表現相對應的,“政府公信力下降”(24.0%)、“社會誠信缺失”(22.4%)、“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不力、懲處機制不完善”(16.6%)、“特定職業人員缺乏職業精神”(14.6%)成為“習慣性懷疑”這一社會病症誘發的重要原因。

  今天,這種“不相信”、懷疑一切的情緒,已然滲透進多數中國人的生活:吃飯不相信食品的安全性,出行不相信鐵路行業解決買票難的能力和誠意,上醫院不相信醫生沒有給自己多開藥,打官司不相信司法會公正……不相信政府,不相信專家,更不相信媒體等已構成了當前社會上一堵亟待翻越的“信任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