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種族隔離和歧視
一條德馬爾大街把聖路易斯市分為兩個世界:路北大部分地區80%以上的居民是黑人,路南大部分地區則是白人占多數;路北的平均房價是7.8萬美元,每20個成年居民中只有一個擁有學士學位;路南的平均房價是31萬美元,67%的成年居民擁有學士學位。美國媒體的一篇報道這樣描述了布朗所生活的街區種族分隔的嚴峻環境。
有報道轉引一位獨自在街頭舉牌示威的美國白人教師的話說,一部分問題是制度性。當警察向一位未攜帶武器的黑人青年開槍,這就告訴我們社會多方面存在種族歧視;再如選民證件的問題,他們要求選民出示身份證件以阻止某些族裔投票,包括非洲裔美國人和拉丁裔美國人。弗格森鎮的一名居民稱,事情發展成這樣,是因為年輕黑人男性普遍被當作目標,是被嘲弄、不被信任和被誤解的對象,美國塑造的年輕黑人男性的形象是這一局面的起因。但也有人表示,要保障每個公民的司法公正,避免出現“逆向歧視”。當前,已經有人舉行示威活動聲援威爾遜,要求“司法公正包括每一個人,也包括威爾遜”。據統計,目前威爾遜的支持者在網上發動的募捐活動已經籌集到30多萬美元。
6年前,奧巴馬競選總統時,曾宣稱種族歧視這個“美國的傷口”會隨時間痊愈。弗格森事件爆發後,他又呼籲:“讓我們去尋找理解,而不是簡單地叫罵。讓我們尋求愈合,而不是互相傷害。”很多弗格森鎮的居民也表示,他們希望這個“憤怒時刻”成為一個機會,讓整個社區團結起來,阻止類似的事件重演。但有分析指出,讓人擔心的是,如果不是因為弗格森事件,當地居民似乎已經對“德馬爾大街南北的兩個不同世界彼此視而不見。一個當地教堂的管理人員表示,這就是聖路易斯市的生活,它一直是這樣,一些原因還在進一步固化這一局面。也許美國已經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前面的路肯定還很長。
(消息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