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中國時報評論指出,國共內戰時期,擔任擬定作戰計劃的劉斐、郭汝瑰居然是共諜潛伏,結果可想而知,國民黨軍隊大敗撤離到台灣。這次,馬政府的兩岸首席談判代表張顯耀,居然被懷疑是共諜,不免令人有種今夕何夕之慨,這不僅讓兩岸談判蒙上陰影,到底,此刻的兩岸關係是戰是和?中國時報短評說,依照以往模式,處理共諜案應該低調、謹慎,如今因為張顯耀大反擊,讓全案掀鍋炸開,這起疑似史上最大咖的共諜案,後遺症實在不少。
我們看得到,張顯耀案件的蝴蝶效應已經完全呈現,已經不是局限在馬政府內鬥範疇了,而是開始強烈衝擊兩岸關係。
台灣“調查局”日前表示,對於張顯耀案,“調查局”沒有做任何新聞發布,也從沒有提過“共諜”兩字,是媒體揣測。
須知,張顯耀案件最令人驚愕的是,台灣媒體輿論,下車伊始就判了張顯耀的刑,罪名是荒誕不經的“共諜罪”。這一個罪名,煽動了台灣的反共意識,更是煽動了台灣社會的瘋狂!即使後來有所更正,但是惡果已經造成。對於放縱這個攻擊兩岸關係的名稱,且不作任何收斂之工的媒體與政客,我們要加以批評!
為了毀掉張顯耀,不惜毀掉兩岸關係之間的和平氣氛,這樣的政治思維,是陰險的,不負責任的,是違背歷史潮流的,是必須嚴加譴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