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某縣局長開會打電話 書記將手機扔垃圾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4 15:27:17


  中評社香港8月14日電/“我是你們的頂頭上司,在這裡我最大,有什麼事比我召集你們開會更重要?”唐穎轉述了自己親歷的一次會議上,縣委書記對一名打電話的局長發飈的原話。該縣委書記還把局長的手機扔到了垃圾桶裡。

  “你在打電話嗎?你是哪個單位的?”

  7月2日,湖南懷化市委書記彭國甫在會議上發現一名參會者正對著手機講話,徑直從發言區走過來問道。這名幹部不做聲,彭國甫就將他請出會場,並取走其單位牌號交給相關部門處理。湖南經視新聞中,彭國甫表情嚴肅、行動迅速。

  參會時將手機調成靜音或關機,是基本的會議規範。但現實中卻屢屢有人“犯忌”,給領導“即興發揮”空間的同時,自己也有“不能承受之重”。不過,領導如何合情合理地處理開會接電話者,也引起了爭議。

  接個電話,丟了“烏紗”

  廉政瞭望記者發現,目前曝出的官員在會場打電話事件中,不少依靠領導的“千里眼、順風耳”。

  “領導在主席台上,如果會議規模不大,下面人的一舉一動都容易看清。”在某縣擔任處級領導的唐穎說。

  各級紀委人員組成的“會風監督員”等也發揮了作用。新疆奎屯市等地在會場引入“電子眼”,“能基本遏制接打手機”。昆明還曾將“跟拍”運用到市委工作會後的觀摩中,返回途中就用“流動廣播”批評了一名觀摩時打電話的幹部。

  參會時接電話,究竟犯了什麼錯?後果會有多嚴重?

  唐穎表示,此類行為雖看似情節輕微,但擾亂了會議紀律;即使是出門接電話,也會影響秩序。其實更讓領導不爽的是,當他們正襟危坐講話時,一些手機鈴聲不合時宜地突然出現,消解了會議的嚴肅,影響自己的權威。

  鄭州市上街區原區長朱是西想必深有同感。他曾表示:“有的手機鈴聲還嗲聲嗲氣的,有人聽了哄然大笑,搞得會場非常混亂。這種現象不治怎麼能行?”

  治亂首先要建章立制。唐穎任職的縣2012年底出台《關於進一步嚴肅會風會紀的通知》,明確提到,不准在會場內接打電話,違者將受到通報批評、取消年度評優資格等處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