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0日電/為表達全省各族人民對“8 03”魯甸6.5級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省人民政府決定,2014年8月10日10:00起,全省在各條戰線上工作的人員及在廣場、商場、公園、車站、碼頭、機場等公共場所的人員就地駐足默哀三分鐘,屆時全省防空警報鳴響,汽車、火車、船舶鳴笛志哀3分鐘。(8月9日新華網)
中國網刊文指出,雲南省政府舉行默哀儀式,哀悼地震遇難者。其實,中華兒女都可以以一定的方式進行哀悼,這是“血濃於水”的同胞情,這是對生命至上的敬畏。默哀3分鐘,是對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是悲痛,也是凝聚,凝聚力量,凝聚中華民族的力量。默哀三分鐘,凝聚十分愛,“大愛無疆”,血脈相連,13多億中華兒女心系地震災區。一點很小的善心,乘以13億,都會變成愛的海洋;一個很大的困難,除以13億,都會變得微不足道。
默哀時,讓我們重溫那些良知與感動——有廢墟下大喊先救妹妹的11歲小學生,有希望把救治機會留給年輕人的七旬老人,有趕制萬斤切糕送到地震災區的維族老板,有為了營救群眾在堰塞湖激流中犧牲的解放軍戰士;還有,“汶川地震幸存孤兒暑期打零工為雲南災區捐款”,“北川9名愛心人士赴魯甸災區開免費餐廳”……或出於個體的良知,或出於人間大愛,或出於責任擔當,總之,這些在抗震救災中釋放的社會正能量,都是寶貴的精神財富與人性光芒。
默哀時,讓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這種力量蘊藏愛與悲,是戰勝困難的銳器。抗震救災還有很多艱巨的困難,還有很多難以用文字描述的困難。戰勝一切困難,依賴於中華民族所凝聚的力量。默哀時刻,淚水可以盡情地流淌,心中的力量需要積聚,每個人的力量,乘以13億,就是中華民族無比強大的力量,內涵著愛的力量、精神力量、民族凝聚力量……這是抗震救災的力量,也是中華騰飛的力量。
默哀時,讓我們進行深刻反思,痛不定就要思痛,這是一個不能忽略的環節。有文章指出,別讓貧困成為地震的幫凶。地區發展的不均衡、城鄉差距的鴻溝,猶如一個看不見的“幽靈”,在地震突如其來的時候,成了災害的幫凶,使得地處地震帶的貧困地區民眾,遭受了超乎想象的傷亡與損失,“小震大災”正成為一種痛徹心扉的發展難題,擺在所有人的面前,如何求解,將是未來極其重要的公共命題。求解這一公共命題,需要全民的大智慧,發展的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