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驚天一爆 震裂高雄石化業飯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8 08:00:55


  中評社台北8月8日電/高雄發生石化大氣爆震撼全台,高雄市政府決定災區石化管線不回填,雖然還不致影響整個石化產業供輸,但已影響3萬5千多個石化從業人員的家庭、約15萬靠它溫飽的人口,尤其正當高雄市政府積極發展觀光、軟體科技產業之時,這驚天一爆可能會加速產業轉型或催生高雄港石化專區。

  轉型或催生石化專區

  中國時報報道,高市凱旋路與二聖路口的丙烯管線外洩爆炸意外,引發各界對石化管線行經市區爭議,這條行經港區、前鎮、苓雅區經鳳山、仁武到大社工業區管線,沿途居住有75萬人,其他密密麻麻石化管線經過郊區亦蓋滿房子,影響所及總計有上百萬人。

  台灣能源98%因靠進口,多數石化原料必須靠船運輸到高雄港,再利用地下管線直接送到各工業區,從大林蒲、林園石化工業區,再發展到仁武、大社、永安等工業區,高雄幾乎北、中、南均有工業區存在。

  高雄15萬人靠它吃飯

  根據統計,高市石化業以林園石化工業區從業人數最多,光是工會就有16個、會員1萬139人,其次是仁武大社工業區,15個工會、4731名會員,大林蒲工業區逐漸沒落,只有6個工會847名會員,總計41個工會、1萬7千多名會員,然而沒參加會員石化業從業人數要以兩倍計數,約有3萬5千多名石化從業人員,再以每個家庭平均4口來算,就有約15萬人口靠石化業吃飯。

  高雄市政府對發生氣爆路段石化管線決定不得埋回去,同樣有不少市民反對其他石化管線行經市區道路,但業者說,如果市區道路完全不能埋管,未來靠槽車運輸,不僅增加危險性也會影響到很多員工的工作權益。

  訂SOP保障市民安全

  高雄市政府近年來積極要將工業城市轉型,全力發展觀光、軟體科技產業,把高雄打扮得光鮮亮麗,業者擔心,高雄發展本質就是這些石化、加工產業,如果要全部把它們趕走,等於是斷了許多高雄人生計。

  高雄市石化業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曾國熙表示,石化業既無法斷根,地方政府就必須充實檢查人力,地下管線建置也須重新檢討,包括設置監測井、地上標示地下管線內容、全面進行陰極防蝕處理,也要成立災害應變消防專責隊,訂定石化外洩事件處理方式SOP才能維護靠石化業吃飯人口生計,保障高雄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