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應建立共同的歷史記憶、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最終達成政治認同。 |
中評社╱題: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檢討和展望 作者:紀欣(台灣),《觀察》雜誌社社長、中國統一聯盟前主席
不論是3月18日開始,長達24天的反服貿學運,或4月下旬的反核四運動,或6月下旬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首度訪台,都可見到台灣街頭有人打著主權及民主牌“反中”,讓人驚覺到,統獨紛擾已不僅出現在歷次選舉中,也每天上演在台灣各地的街頭上。這些現象確實提醒著我們,有必要針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過去六年是否確實穩步前進、全面發展,和平發展是否將邁向和平統一,進行檢討,並提出對策。
要檢驗、探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必須依據幾個客觀的標準。個人以為,2012年11月8日胡錦濤總書記在18大報告中所指,“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是“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實現和平統一首先要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不僅點明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的辯證統一關係,也為考察及檢驗兩岸和平發展的進程,設定了一定標準,值得參考採用。
切身利益將決定台灣民心走向
在反服貿抗爭中,有人提出“經濟讓利無用論”,施明德也在5月27日與蘇起等七人提出“大一中架構”的記者會上指稱:台灣人民對大陸的讓利不屑一顧。其實,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存度已達“非你不可”之境;例如,2013年台灣對大陸出超770億美元,陸客來台逾800萬人次,也為台灣創造了新台幣3,700餘億元收入;若非ECFA效應,台灣經濟早已陷入負成長。對台灣這樣一個淺碟型小型經濟體而言,加入區域經濟乃不可迴避的發展路徑,如果連大陸刻意讓利的協議都不能接受,誰還會跟台灣談FTA、TPP、RCEP?
兩岸經貿合作產生的經濟利益已普及台灣社會各個階層,大家嘴上說不稀罕,絕大多數人心裡卻決不願意得而復失。也正因此,台南縣長賴清德會藉一個畫展開幕去上海,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回鍋後就迫不及待表示願意與國台辦主任見面。尤其,學運後,媒體盛傳大陸將“暫停”或“放緩”兩岸經貿協商,造成台灣朝野一片驚慌,甚至有獨派人士公開倡議“錢照賺,共照反”。又例如,日前台灣媒體大幅報導習近平主席訪韓,將加速中韓之間FTA談判,台灣經濟將進一步被壓縮。從這些現象看來,只有生活優渥的施明德,或從未工作的學運分子,才會憑著自己的意氣,輕言放棄和平紅利。
歷史告訴我們,下層結構終必影響上層結構。台灣民眾的切身利益,勢將決定民心之走向。進一步言,兩岸復歸統一,必然是實力統一。這一方面是指大陸必須在現在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建設,另一方面是要確保台灣民眾從和平發展及和平統一中獲得實質的益處。這兩者加起來,剛好就是今年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習連會”上所講的“願意首先同台灣民眾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要努力辦好有利於增進台灣民眾福祉的事,使台灣民眾更多受益,讓兩岸中國人都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對台政策應繼續以民為本、為民謀利”。
在無法否認台灣確從兩岸經貿合作得到好處之餘,台灣“反中”人士轉而批評只有少數財團得到好處,和平紅利未惠及基層民眾、分配不均等等。其實,因陸客來台大發利市的不僅有全台的飯店、餐廳、禮品業,還包括日月潭賣茶葉蛋的小販、計程車司機及全省各處夜市的攤販。而且,分配不只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馬政府本該檢討台灣經濟及社會政策,以求社會更加公平正義。此外,大陸應繼續保持惠民、便民、利民政策,並具體落實習近平5月9日在“習宋會”上提出的“三中一青”方針,以期兩岸關係的經濟基礎對當前的和平發展、未來的和平統一,發揮正面及關鍵的作用。
兩岸文化合作亟需加強
學運後,有更多人看清文化促統的重要性。的確,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中華文化成為兩岸長期隔絕下,依然密切相聯的重要紐帶;擴大兩岸文化與教育交流合作,不僅有助於兩岸關係現階段和平發展,也將使兩岸的中國人建立起共同的歷史記憶、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最終達成政治認同。
“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一向是大陸對台工作的重點。2010年9月,大陸文化部部長蔡武訪台期間,就曾公開指出兩岸經濟、貿易往來固然重要,卻不能替代文化交流與思想溝通,兩岸應盡快擴大、加深雙邊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為商簽兩岸文化交流協議創造有利條件。國共兩黨也在歷屆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特別開闢了文化教育論壇,在每次總結的“共同建議”中,更納入十幾項推動文教交流合作的項目。
平實而論,過去六年,兩岸文化與教育交流不論在質或量方面都有極大突破,各種形式的展覽、表演、研討、互訪更是年年創新高,宗教活動亦絡繹不絕。不過,由於馬政府未在教育政策上全面撥亂反正,掃除李登輝、陳水扁時期在教科書中所灌輸的“去中國化”、“一邊一國”表述,年輕人的史觀及國族認同尚未大幅扭轉。其次,馬英九雖承認兩岸同受中華文化教育與薰陶,甚至常說台灣比大陸更為重視中華文化傳統,卻對商簽兩岸文化協議不夠積極,文化部長龍應台更多次表示“現在還不是討論兩岸文化協議的時候”,又為了頭銜問題,遲遲不願赴大陸訪問,阻礙了文教交流的正常化及制度化。
要更加鞏固兩岸關係的文化基礎,兩岸應(一)加強兩岸合作辦學、合編教材,並全面相互承認學歷,開放師資交流,聯合培養人才機制,共同提升兩岸教育品質;(二)盡快將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協定擺在兩會今後協商的日程表上,使兩岸文化交流早日得以制度化;(三)擴大兩岸青少年交流,使兩岸青年在直接往來中增進彼此感情,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蓬勃活力;(四)簡化文教交流申請手續及事前審批程式,讓文化交流活動更多元化,並走入兩岸的各鄉各鎮。
除此,馬英九為其歷史定位,也為順利推動其兩岸政策,就應該好好把握不到兩年的任期,全面刪除中小學教科書所有違背“一中憲法”的表述,徹底地在教育政策上撥亂反正、正本清源;也應盡速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刪除所有歧視在台陸配及陸生的法律。
克難前行才能穩固兩岸政治基礎
過去兩年,兩岸的政治基礎有重大突破,具體表現在三方面:
一、兩岸當局確認“一中框架”
2012年3月22日,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胡吳會”上提出,台灣當局依據現行法規以“一國兩區”概念處理兩岸關係。同年7月28日,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開幕式上回應:“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從各自現行的規定出發,確定這一客觀事實,形成共同認知,就確立、維護和鞏固了一個中國框架。”2013年6月13日,吳伯雄在與習近平總書記會面時表達,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都實行一個中國原則,都用一個中國框架定位兩岸關係,而不是國與國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