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楊開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應“潤物細無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22 10:14:52


 
  楊開煌續稱,兩岸在中華文化方面的交流有餘,相互研究不足,中華文化作為兩岸關係的精神紐帶,其作用十分明顯,然而,在民族復興的道路大陸並沒有在文化的研究方面作出規劃,特別在引導兩岸對中華文化的共同研究上推動的力道不足,從而使得中華文化的復興變成泛泛空談,而且推動都是以政績心態從事兩岸的文化交流,希望簽訂協議,反而忽視了許多可以由兩岸的大學,民間機構可以立即合作的作為,例如中華文化的現代性,中華元素在當代中國人生活的意義等等,文化不僅僅是生活,需要在兩岸知識分子的共同參與中對之加以提煉、精緻,之後透過藝術的,生活的,市場的推廣,創造兩岸知識分子、青年共同推進工作的機會,就是增強共同理解,強化認同的機會,把文化交流變成文化研究設立名額,把兩岸青年的交流轉化成實際前途選項,則中華文化復興才能真正成為兩岸和平發展的新紐帶。

  最後,楊開煌總結說,從兩岸關係的發展來看,未來中國大陸的內部改革,愈來愈成為主導兩岸關係的主要力量,未來的兩岸關係也從美國主導,逐漸轉變為中美兩國共同使力。換句話說,大陸的內政愈來愈是兩岸關係的重要因素。2014年台灣社會對兩岸關係正向發展的反彈,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台灣激進人士對此一趨勢的焦慮。2014年所剩不足半年,今年的兩岸關係在王、張兩位兩岸事務負責人,完成互訪之後,應該思考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推動兩岸關係新途徑,和平發展不是只有談判、協商去推動發展,也可以是以心平氣和,和聲細雨的方式去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

  (後方支援記者:孫儀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