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官媒批日報頭條號召買房:救市不能無節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16 09:27:38


 
  儘管推盤量有所上升,但上半年常州五大區的商品房成交約為2.8萬套,比去年同期下降8%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住宅成交量同比下降了近2成,成交均價更是連續半年未突破7000元/平方米。

  據世聯地產數據顯示,常州市2014上半年商品房成交36196套,其中商品住宅成交25450套,同比去年31031套下跌17.99%。截至今年上半年結束,常州市一手房商品住宅可售面積為1231.81萬平方米,若按近26周常州市商品住宅周平均11.96萬平方米的銷售速度計算,目前常州市的新房可售量需要超過103周的時間才能被市場完全消化掉,也就是近2年的時間。

  人民網記者在多家網站轉載的新聞後跟帖中發現,常州日報此文觀點並沒有獲得大多數的網民認同。其中,網友在該原文後的評論達到近2000次,有網友評論稱“讓市場說話,做個冷靜的購房人”,也有網友質疑該文觀點,並反問“如果購房時機到了,為何成交量還是上不來?”。而少部分網友則質疑該文的動機,認為是“常州地方政府變相救市,號召大家買房”。

  人民房評

  “救市”要有底線

  雖然房地產市場已經呈現區域化格局,地方政府可以根據不同的市場情況,採取雙向,乃至多向的房地產調控措施。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當下房地產市場可以無限制,無節操地去“救市”。

  7月15日,常州日報作為地方政府黨報,竟然在頭版頭條發文號召市民買房,稱是最佳買房時機。這種“救市”之舉,實屬沒有節操的行為。

  了解常州房地產市場的人都知道,長期以來,常州就是房地產嚴重供過於求的市場代表。從2006年以來,每次房地產市場出現調整,常州都是重災區。歸根到底,是地方政府賣地規模太大,城鎮化人口規模跟不上房子供應量。加上常州過去是加工製造業的基地,城市發展規劃過快,而後來加工製造業出現了衰退,城市人口聚集能力衰減,由此造成了大量的房屋閑置、空置,賣不出去的情況很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