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略的角度來看《統合論》,我相當佩服亞中兄對台灣未來的生存戰略,費這麼多心思。中評社郭社長也曾提到,兩岸和平發展要有三個階段:共議階段、共構階段、共享階段。這與亞中所提的十六字,這幾個精神,讓我想起國統綱領。國統綱領中的內涵,與郭社長提出的三階段、亞中兄的十六字,基本上精神是相契合的。我們現在重新回過頭看國統綱領,國統綱領在1991年剛開始發佈的時候,大陸排斥、冷處理,認為李登輝包藏禍心,但是現在很多大陸學者重新認識及肯定國統綱領。
坦白說,我幾年前就與許多大陸朋友討論,問他們當初為什麼排斥國統綱領?我認為,民進黨執政時最大的戰略錯誤就是在2007年終止適用國統綱領。假如民進黨執政時,國統綱領、國統會繼續運作,我想兩岸的和平發展的進程,會比現在順暢,說不定現在還繼續執政。另方面,我也不能認同北京在1991年當時對國統綱領的態度,甚至定調李登輝是宣佈結束動員戡亂時期,是片面宣布結束兩岸敵對狀態,而刻意予以漠視,失去兩岸和平發展的先機。
《論統合》加上《國統綱領》,再加上“動員戡亂時期”,我們必須整體來看,並予以正視,討論未來是不是有可能從國統綱領衍伸出兩岸和平發展綱領?國統會也可以衍伸出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陳水扁剛執政時,說要組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但是後來國民黨不理會,也就不了了之,當時大陸也沒有任何回應。馬英九2008年上任時,也宣稱要組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到現在也沒有實現,相對的,在野的民進黨也不理不睬。我認為現在正是重新思考類似問題的時機,是不是可以由學界來發起,討論上述的議題?剛剛亞中提到第三憲,這就學界來講,“憲”這個字還有很多探討的空間;對百姓來說,太遠太高深。但是如果有類似和平發展綱領、和平宣言、和平發展委員會,我想民眾的接受度會比較高。
趙春山:進強兄有三點意見值得亞中參考:第一,要從戰略層次思考問題。第二,統合會各地分會成員目前都以學者專家為主,未來必須擴大具有地方色彩的成員參與,加強草根性;換言之,必須用淺而易懂的語言,來把複雜的思想傳達出去,效果可能會更大。第三,剛剛提到習近平的談話,這是幾年來看中共領導人講話,當中最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習提到“共同”的問題,這個概念非常好,值得進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