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關慶寧:在香港穩定繁榮上 中英利益一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4 14:24:49


  
  其實,太古、怡和、匯豐等英資大財團在香港經濟中舉足輕重,香港又是中英貿易的主要橋梁。搞亂香港對英國人有何好處?
 
  有團體評估,如果有一萬人參加“占領中環”行動,幾個小時後就會癱瘓三條過海隧道,繼而令大老山隧道和獅子山隧道大塞車,屆時會有三百萬香港人受影響。筆者不知這數字是怎樣計算出來的,為什麼是三百萬而不是七百萬,但若預言成真,香港的英資財團能獨善其身嗎?英國政府亦應認識到,如果為了自己的“價值觀”,貿然介入香港的政爭,最終必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香港回歸前夕,筆者曾與同事一起採訪查良鏞先生。他當時講了一段耐人尋味的話。他說,香港主權回歸,表面上是和平移交政權,​​​​其實是實力較量的結果。他指出,兩場戰爭決定了香港的前途,一場是韓戰,另一場是越戰,兩場戰爭打下來,西方國家都不能討到便宜,香港就注定要歸還中國了。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理解這番話,香港回歸其實是中英妥協的結果,為了兵不血刃收回香港,中方承諾香港主權移交後保障英國在港利益,保持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而這些承諾都寫在中英聯合聲明上,而且見諸基本法條文。
 
  由此可見,香港的穩定符合中英兩國的利益。北京當局在山雨欲來風滿樓之際爭取英國支持,共同維護香港的穩定,是務實和正確的。當然,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仍有賴中央支持特區政府不折不扣實施基本法,當務之急,是排除左和右的干擾,履行2017年實現特首普選的承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