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央日報:張志軍訪台 兩岸互動新起始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15 09:40:36


張志軍訪台行程
  中評社台北6月15日電/馬英九13日接見訪賓時證實,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即將於六月下旬訪台,並表示這是兩岸關係劃時代的發展。的確,張志軍回訪,確實是兩岸分裂分治以來頭一位訪台的中共中央主管兩岸事務的最高層級現職官員,因此其意義自非過去幾年來訪的省部級官員所可比擬。當然類如陳雲林等中央主管兩岸事務官員也曾經來過台灣,但陳雲林畢竟是在交卸國台辦主任之後,以海協會會長的“半官方身分”訪台,這與張志軍現任中央主管兩岸事務官員的身分,還是不一樣的。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文章指出,其實在今年初春,“行政院”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踏上南京土地的那一刻,兩岸中央主管交流事務官員的接觸之窗即已開啟,照當時的計劃順利發展的話,此刻張志軍應該已經完成訪台之旅。可是三月的ㄧ場學運打亂了原有的步驟,硬生生的把張志軍的回訪給擋了下來。如果不是前些天民進黨新任主席蔡英文接受記者訪問時說了那麼一段“沒有前提條件下,不排除與張志軍見面”的話,恐怕張志軍訪台還不知道要拖到何時。當然,我們相信在學運落幕之後的這段時日,陸委會和其他黨政部門必然是努力的爭取、安排張志軍能夠成行,但如果不是蔡英文的那段話,中共方面還未必會放心。因為畢竟反對者的動作是會影響主人和客人計劃的,既然蔡主席說了願意見,那不管將來是否真能見上一面,蔡英文的話總不能不算數吧。 

  或許有人會問,張志軍回訪台灣為什麼那麼重要?事實上,張的到訪意義已經超越了政治位階,而是兩岸關係的進程問題。也就是說,兩岸關係在進入深水區之後,無可避免的將會觸及政治議題,但在“先經後政”,甚至是“只經不政”的前提下,政治議題幾乎找不到著力點。因此,如果兩岸關係不能在政治交流上找到一個起始點,那兩岸關係恐怕也就只能在中低層次上打轉,難有突破,甚至於還會影響經濟交流往更深層次發展的空間。 

  現在總算看到張志軍訪台的肯定訊息了,這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當然是相當正面的。不過,這個過程還是充滿了變數,尤其學運之後,台灣社會發展出來對服貿協議質疑的聲音還是有一定影響,執政當局如果不能化解反對意見,即使張志軍成功登台,能否使此行圓滿?恐怕還在未定之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