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12省已完成紀委“重建” 市縣改革在構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13 09:01:11


 
  市縣紀委改革思路仍在“構思”

  不同於省級紀委,市縣紀委的機構改革模式,目前仍在“構思”中。

  湖北孝昌縣紀委常委汪貴安對新京報記者介紹,去年中紀委首次機構改革調整了議事協調機構,孝昌縣紀委隨後跟進,“縣紀委的議事協調機構由94個精簡到16個”。

  但今年3月中紀委第二次機構改革後,孝昌縣紀委並沒有立即行動。“省里已發文,要求等待統一安排。”

  其他省份的市縣紀委改革,也在探索中。遼寧省紀委發文稱,“縣級紀委內設機構調整工作要抓緊調研,待明年條件成熟後適時推開”;安徽提出將選2個縣試點。

  上月26日,中紀委副書記楊曉渡做客中紀委官網在線訪談時表示,“地市縣的情況,不同於省、區、市和副省級城市,如何轉,需要研究”。

  “今年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紀委要完成機構調整,明年推進到地市紀檢監察機關,後年推進到縣級紀檢監察機關。”楊曉渡說。

  改革雖然後年才到縣級,但汪貴安認為,改革方向很明朗,上層紀委“老虎”、“蒼蠅”一起打,特別強調“打老虎”,而基層紀檢的重點則是怎麼才能拍住“蒼蠅”?

  “中紀委的兩次機構改革,都強調聚焦主業,職能聚焦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汪貴安說,市縣紀委的下一步改革,同樣要聚焦主業,增加一線的執紀監督力量,“面對基層,拍‘蒼蠅’的任務更重,所以更應該增強辦案力量。通過機構改革做‘加減法’,增加一線執紀監督的人員配置,才能及時發現問題。”

  自2009年起,孝昌縣等全國數十個縣市推行了紀檢派駐機構“統一直管”改革,撤銷了原有的“一對一”派駐紀檢組,設立“大紀檢組”或“紀工委”,分片負責轄區各單位。“大紀檢組”或“紀工委”都由縣紀委垂直領導,人、財、物(即工資、福利待遇)都由縣紀委承擔。

  汪貴安認為,4年實踐表明,“統一直管”模式適合基層紀檢,有利於“拍蒼蠅”。以孝昌縣為例,“統一直管”後查處的案件數量,是“統一直管”前3年總數的3倍。

  有的市縣紀委為“拍住蒼蠅”,升級了派駐機構紀委書記(紀檢組長)的規格。

  甘肅武威市選取了市發改委、住建局、水務局和林業局4個重點部門的紀委書記(紀檢組長),由副縣級升為正縣級,由市紀委直接領導。甘肅日報報道稱,改革後,去年至今共查辦案件10件,處分13人,“實現了部門派駐機構查辦案件零的突破”。

  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等受訪專家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推動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市縣紀委的機構改革應圍繞這一思路展開,“關鍵在於雙重領導體制如何創新?‘統一直管’的‘大紀檢組’、‘紀工委’模式,以及升級重點單位紀委書記的規格,做出了有益嚐試,值得借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