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回歸之日起,北京就把“英美在香港的代理人”作為主要的假想敵。一九九七年八月,筆者獨家訪問了首任外交部駐港特派員馬毓真,深深感受到北京當局對外國勢力的戒心。當筆者提及英美駐港總領事敦促特區政府加快民主化步伐一事時,這位老資格外交官馬上收起笑容,一臉嚴肅地說:“我想提醒兩位總領事,對於香港的內部事務,我們中國政府都不管,你們為什麼要管?”
北京顯然把香港首次特首選舉視為一場政權保衛戰,嚴防外國勢力乘機奪權。每當有英美政要評論香港的普選時,外交部發言人都高調譴責對方:不要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這就不難解釋,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和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早前訪問美國,北京反應為何那麼激烈了。
香港政治人物訪問美國本來是很平常的事情。歷屆特首、政商界要人,包括各黨派議員都曾赴美,與美方高官或國會議員會面。因此,陳、李訪美本身不是問題,但他們選擇北京邀全體立法會議員赴上海的當日赴美;在白宮又獲美國副總統拜登接見;拜登還強調美國長期支持香港發展民主,並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實行高度自治。還有,拜登是以“偶遇”的方式會見二人的,令人想起白宮主人會見達賴喇嘛的情景。這一切都令北京高度緊張。筆者相信,陳、李赴美不會是策劃“篡奪香港管治權”,而是爭取美國支持香港實現普選,給北京施加國際壓力。但這恰恰犯了北京的大忌。
美國和英國在香港擁有巨大的經濟利益,兩國政府對香港首次特首普選高度關注是必然的。而香港又歷來是國際諜報戰重要戰場,北京加強防範意識也是很正常的。但具體操作卻是一個大問題。最便捷的方式當然是直接指出某人是外國代理人,表明不會接受他當特首,但須要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而且很容易引發國際爭議。於是就只能在提名委員會下功夫了,控制提委會的多數,外國代理人不能當候選人了,但就得設計一個有篩選的方案,泛民會贊成嗎?
由此可見,能否實現“真普選”,關鍵在於泛民陣營推出的參選人是否被視為“外國代理人”,如果是,又有可能當選,說不定北京寧願“一拍兩散” 。
其實,本港的政治人物中,認同西方價值觀的人有不少,但真正願意當外國人傀儡的,即使有,也是個別的。問題是,有些人向來喜歡告禦狀,千方百計把政敵包裝成外國走狗。某些赴港調查的內地“學者”,本來就帶著既定“答案”前來,自然樂於接受這些“重要情報”。
還有必要指出,最近本港某些人到英國總領事館示威,要求香港主權“回歸”英國;還有人到駐港部隊軍營鬧事,要求解放軍“滾回中國”。這些行動都會增加北京的疑慮,導致強硬派在決策過程中占上風。
綜上所述,北京當局目前最擔心的是外國代理人借普選奪權,會全力阻止疑似代理人入場參選。香港人要用行動釋除北京的疑慮,才能令特首普選順利進行。北京當局也要對香港人的愛國情懷有恰當的評估,信任他們的政治智慧和眼光,相信他們會善用來之不易的“一人一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