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岸專家積極建言 和平發展需再解放思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08 00:19:12


原國務院台辦副主任唐樹備(中評社 周雨曦攝)
  中評社北京6月8日電(記者 黃博寧 周雨曦)昨日,北京聯合大學舉行的“台灣政局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圓滿閉幕。原國務院台辦副主任唐樹備在總結階段對中評社表示,習總書記在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時的“四個不變”,體現了大陸對台工作的戰略定力。今後,大陸將更注重兩岸經濟融合,以及對台灣民間、基層以及青少年的交流,更好地做好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性工作。

  全國台聯研究室高鵬進行了會議第二組的總結發言。對昨日下午,參與討論的20位學者的論文、發言進行匯總性整理。他表示,參與討論的學者中,很多人的見解非常有建設性,其對兩岸政局的獨到看法,非常值得大陸學術界思考。

  上午發言學者的總結歸納如下: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嘉樹用“拔河理論”解釋今年3月爆發的“太陽花學運”,他認為,過去幾年兩岸的“較勁”中,基本最後是符合了大陸方面的願望。今年年初,兩岸局勢出現反彈,台灣出現“反服貿”,屬於正常的降溫現象,大陸方面堅持既定方針就好。同時,學運說明民眾壓力對國民黨、民進黨的統獨政策都會有影響。

  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試圖用“坦桑尼亞+北元”模式解決兩岸的定位問題。這種定位方式的核心在於:用坦桑尼亞模式解決一國之下大小兩個政治實體的定位問題,用北元模式解決一個國家內,政治實體存續的“前後”問題。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林勁判斷,民進黨難以制定出客觀的兩岸路線;今年三月爆發的太陽花學運成因複雜,基本是在民進黨黨內矛盾、台灣朝野矛盾以及民眾對政府執政不力的種種作用下爆發。

  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黃清賢認為,大陸和台灣都需要更加正確的認識對方,尤其要正確認知大陸對台的優惠到底是“依賴”還是雙方的“互賴”。另外,還應認識到大陸經濟迅速增長使台灣民眾的敏感性、脆弱性上升;以及服貿協議對島內社區型小服務行業的影響。

  北京聯合大學台港澳法律研究所副所長陳星對島內政黨競爭中的衝突與妥協,以及在衝突中如何轉化為妥協,有比較精闢的論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