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楊彪語中評:安倍對歷史反應折射政治力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07 01:03:25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楊彪博士(中評社 林艷攝)
  中評社香港6月7日電(記者 林艷 郭至君)6月6日,由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主辦的“全球社會科學會議:政治和解進程比較”研討會在浸會大學林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楊彪博士就中日歷史教科書的區別做出了比較,並在會後接受了中評社的專訪。

  對於去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並公開否認侵略歷史。楊彪認為,對政治家來說,更多考慮的不是學術性和歷史研究的成果與否,也不是歷史觀的問題,而是折射出一種政治力學的表現。比如,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其實是出於對日本政治的考慮,並且他也做出了仔細的政治精算,看這樣的舉動會產生什麼樣的社會和政治效應。

  楊彪表示,安倍第一次當首相的時候,覺得在歷史問題上需要做出更柔軟的姿態,才會對日本政治有利,所以他就在2006年訪問中國。而對於靖國神社,雖然沒有公開承諾,但都有不參拜的默契,安倍在那一任也沒有去參拜。“事實上,現在日本整個社會比較偏右,如果歷史問題更強硬些,讓民眾感覺到外來的壓力,擁有民意基礎,反而更有利於他施政。”楊彪說。

  楊彪也稱,日本中學課堂的歷史教科書只有1冊,只需要105個小時的教學時間。相比之下,中國的中學歷史課本有6冊,需要240個小時的教學時間。但儘管日本歷史課堂時間要比中國少一半,他們所教授的歷史書中涉及到中國的部份,遠比我們歷史書中涉及到日本的內容多。目前,中國也在增加日本部份的歷史內容,包括戰爭部份。

  關於日本中學歷史書中涉及中國部份是否描述準確的問題,楊彪說,日本目前有八個出版社合訂歷史教科書,每個出版社的立場都不一樣。2001年和2005年,極右翼思潮的代表扶桑社出版的歷史教科書就表現出很敵對的狀態,尤其是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的描述。2005年版比2001年版略有所改動,從“有許多民眾死傷”變為“大量軍民死傷”,然後用一句長句“爭論”淡化前句效果。當然,他們這個版本的使用率非常低,而最近兩年日本育鵬社出版的右翼教科書,使用率則非常之高,這也反應了日本當前整個社會的情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