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江西省委常委趙智勇被免職 暫仍稱其同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04 09:02:14


趙智勇
  中評社香港6月4日電/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昨晚發布消息:趙智勇同志因涉嫌違紀,近日,中央已免去其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委員職務。

  被免職前仍公開出席活動

  據《河南商報》報道,昨晚,出身銀行係統的趙智勇被免去江西省委常委的信息披露後,立刻引起了關注。大家關注的原因不僅因為趙智勇是一個省部級高官,更在於其被宣布免職的情形與以往的一些落馬官員有些不同。

  梳理十八大以來落馬官員的案例可以發現,省部級高官出事,一般由中紀委宣布對其立案調查,然後再由中組部宣布對其免職,之後再將其違法線索移交國家司法部門。例如十八大後首位落馬官員李春城,2012年12月6日被宣布立案調查,7天後中組部經新華社發布李春城被免職的消息。而此次趙智勇被免職,先前並未由中紀委發布其被調查的信息。另外,雖被免職,但通報中,趙智勇仍被稱為「同志」。

  5月30日,江西省八所紅軍小學授旗授牌感恩捐贈儀式舉行,趙智勇還以該省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的身份出席活動。

  什麼情況下互相稱同志?

  自1949年之後,「同志」一詞便接管了中國所有的社交領域,「同志」普遍成了黨內外除「階級敵人」或「敵我矛盾」外所有人之間唯一的稱呼,各行各業各階層間稱同志,是一種政治平等的待遇。

  2003年,全國各地黨委都曾專門制定、下發《關於進一步繼承和發揚黨內互稱同志優良傳統的通知》,要求「對擔任黨內職務的所有人員一律稱同志,不稱職務」。一個犯錯的人倘若還能被稱作「同志」,說明矛盾沒轉化,是個政治上的最低肯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