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央政府禁Win8原因:文件會同步至美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29 14:08:41


 
  “5年以前,財政主管部門曾明確提出是否將國產核心技術產品加到政府採購的強制指標上,但遇到一些阻力。相關部門表面上支持,實際操作很慢,一方面擔心WTO及國際關係問題,另一方面擔心大範圍採用國產操作系統用戶操作上的反彈。”劉鋒認為,過去政府有扶持,但是沒有強制採購。隨著政府態度的堅決,未來這一比例可能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

  在國產化替代中,市場層面有一種擔憂就是國產化產品的替代能力問題,中國芯等國產核心軟硬件技術炒了這麼多年,但始終沒有在國內市場形成規模。

  業內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產化替代改革要有三個先決條件,第一是國內相關產品技術過硬,第二是政策制度,第三是包括意識和習慣。相對來說,時下中國信息安全建設面臨兩個困境:一個是制度方面,培養信息安全方面防護意識;另一方面在使用習慣上,國產操作系統易用性較弱。

  劉鋒認為,業內一直存在一種聲音,針對政府採購的“唯技術指標論”。過去外企產品在政府採購上會有技術指標優勢,性能高於國產產品。但是,政府官員配備的電腦到底是否需要高性能,如果只是工作處理,很多應用都用不上,而一些部門所用的信息化辦公軟件都是國產產品,也不存在安全問題。因此,一些專家可能會提議,採購的硬件設備能用、夠用即可,外企產品的技術指標優勢將會消失,這將會產生非常大的轉變。

  他表示,2010年前,在芯片領域市場存在三個玩家:intel、AMD和上海的兆芯。“事實上,若干年前,主板芯片組企業兆芯就具有可靠性、相對較好的性能,以及千萬級出貨量,具備完整的產業鏈生態。符合政府採購標準——具備生態鏈成熟,性能夠用,經過市場檢驗這三個條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