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財爺批拉布者搵“退保”做棋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26 09:16:45


 
  認強積金難處理非就業人口“退保” 

  不少人更擔憂計劃在財務上的可持續性:該計劃或會引致一些福利社會面對的公共財政問題,因為計劃實際上是用就業人口及其僱主的供款和稅款,支持所有退休人士的退休金,當這一代就業人口退休,他們的退休保障便由下一代就業人口承擔。如果人口結構轉變,就業人口減少、受供養人口增加,屆時就業人口及僱主的供款或稅款,就可能要大幅增加,“其實,這個問題已經在不少西方國家出現。” 

  經過反覆的討論,社會最終在1995年達成妥協,同意推動強積金制度,目前有85%的打工仔獲職業退休計劃的保障。

  此外,當局並不斷採取改善措施,包括增加市場競爭,提高強積金計劃透明度,藉此推低強積金收費,又計劃推出核心基金,協助打工仔更好地平衡投資風險和回報,及增加其他基金收費的下調壓力。

  他承認,強積金無法處理非就業人口的退休保障,對低收入人士的保障也可能不足夠,但這正反映了當局設計多根支柱退休保障制度的原意,即在就業人口的退休儲蓄增加,政府就可集中資源,協助社會上不能幫助自己的弱勢市民。過去數年,特區政府不斷增加對基層長者的財政支援,包括提高高齡津貼、推出長者醫療券和長者生活津貼等。

  已委港大評估 建議未來路向 

  曾俊華認為,強積金制度已推行20年,現在是適當時間再次就退休保障制度作出檢討和討論,故扶貧委員會“社會保障和退休保障專責小組”已委託香港大學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及其團隊,評估不同退休保障方案,及就未來路向提出建議,預計今年年中向扶貧委員會提交報告,“(屆時)希望大家積極參與這場跨世紀辯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