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快評:中國對台灣只有吸血沒有輸血 挑撥矛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27 00:03:41


  中評社快評/中國時報社論指出,一家綠營媒體社論以“中國對台灣只有吸血沒有輸血”為標題,指控台灣資金與人才片面流向大陸,是對台灣“吸血”。其實,台灣是民主社會,包括陳水扁政府時代,政府都沒有法令能夠控制資金與人才流向大陸,李扁及今天的馬政府,卻共同創造出充分的機制,阻擋海外,尤其大陸資金流入台灣,去年台灣已是全球外資投資最少的國家,今年初以來爆發反服貿潮,前5個月陸資入台比去年同期更銳減7成以上,資金只出不進,人才當然跟隨流失。人財兩失是台灣政治掛帥扭曲政策的結果。

  我們認為,“中國對台灣只有吸血沒有輸血”的論點,是挑撥性的,挑撥兩岸的矛盾,意在兩岸關係之間製造意識形態的摩擦。

     實質上,大陸市場對臺商的全面開放,就是對台灣經濟的最大的輸血,臺灣財政長期以來靠的是兩岸貿易的順差,這衆人皆知的。

  中國時報社論說得對,人財兩失是台灣政治掛帥扭曲政策的結果。長期以來,台灣拒絕兩岸三通,現在,則反對與制約大陸資金入台,對大陸輸血採取抵禦策略,如此一來,向台灣投資輸血非常困難,大陸有心也做不到,這能怪誰呢?

  大陸非常願意到台灣投資,而且是本著有利於台灣的經濟利益來投資。但是,馬政府至今為止,依然採取玻璃板政策來對應,說得很好聽,實際上不作為、不開放。大陸的資金只能在台灣外部徘徊。至於服貿協議的拖延,更加不利大陸在台灣的合理投資。

  大陸不在台灣投資,損害不了大陸的經濟結構與發展。反而是台灣在外資大幅萎縮之下,日子過得緊巴巴,而大陸資金也如水流過,實在無可奈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