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馬英九只剩下兩年時間難以亡羊補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22 09:42:53


  中評社香港5月22日電/本月20日,是馬英九第二個台灣地區領導人任期兩周年的紀念日。也就是說,馬英九上台已經總共六年,而其第二個任期也已開始過半。但馬英九不但未能按照其原先願景打開局面,為自己建立歷史地位,相反還受到“太陽花學運”的嚴重衝擊,提前成為“跛腳鴨”。正因為“太陽花學運”對馬英九的衝擊極為強烈及激烈,因而他對自己就職六周年的第二個任期的紀念活動,就專門安排在擁有大量青年學生的“中國醫藥大學”發表演說,對青年提出全力改善學用落差,讓青年學以致用;積極促進青年創業,讓青年勇敢圓夢;加速實現居住正義,讓青年住得起台灣;正面迎向自由貿易,讓台灣邁向全世界;全面鼓勵青年關心政事,讓青年參與決策過程五大響應,並宣布成立“青年顧問團”參與決策。

  《新華澳報》刊發富權文章表示,馬英九之所以對青年提出五大承諾,當然是受到有大量青年參加的“太陽花學運”的刺激和教訓。但馬英九似乎是只看到事情的表面,因而只是針對“太陽花學運”有大量青年人參加,而制定了青年政策,儘管這確也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但卻因為沒有把握好問題的實質,是林飛帆、陳為廷等人籍著攪學運而推動“台獨”分裂活動,因而就只能是“見步行步”,而無法推出重大的改革議題。當然,馬英九的任期只剩下兩年,即使有改革議題也來不及推動,因而就改為盡量避免“臨尾香”,只要能平安降落,也就足矣。

  即使如此,從馬英九過往的做事態度看,恐怕也是“雷聲大,雨點小”一場,甚至只是做個樣子,並不打算落實。

  馬英九拿青年議題來作其任期內最後的政績,是一個反諷。當年,由於馬英九在“法務部長”任內積極肅貪反賄,遭到李登輝“凍結”,而引發大量青年的同情和支持,而且更因為他的陽光氣息,和每日清晨跑步鍛煉的健康形象,而吸引了大量青年圍聚於他的身旁,並將他視作為青年楷模,許多青年都衝著他而去投票。但是,馬英九卻未能緊緊抓住青年的心,導致青年支持者逐漸流失,反而被“小英青年軍”成員利用他在施政過程中青年政策的失誤,煽動青年“造反”,就差沒有公開喊出“罷免馬英九”的口號。

  馬英九承諾將讓青年參與決策過程,但在實踐上,卻連馬英九自己也只是找來幾位青年作為其新聞發言人,做個“花瓶”樣子。這又能怎麼樣?馬英九即使能夠決定成立國民黨青年團,也未能發揮應有的績效。

  本來,馬英九就是完全可以在第二個任,沒有連任的包袱,大膽決策的,遣憾的是,基於其狹窄的政策觀,只能是陷於事務主義,頭痛醫頭,腳痛醫,被人拉著鼻子走,而不能是主動引領方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