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央企官員任命黑幕:高層權力博弈 利益交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15 00:02:34


  中評社北京5月15日電/中金在線要點摘錄:

  ■自2013年中石油爆發腐敗窩案以來,華潤集團成為第二家深陷貪腐案的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央企。據悉,華潤集團仍陸續有人被帶走接受調查。這樣一家龐大央企的董事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在香港和大陸同時引發了震動,華潤在香港的5家上市公司、內地的6家上市公司股價亦受到影響。

  ■ 國資委一直以來非常警惕一把手體制下的決策機制問題,所以進行了央企董事會試點。不過,央企董事會試點的效果如何仍存在爭議,國資部門可以舉出央企董事會科學決策的經典案例,但也有央企人認為董事會純屬擺設。

  ■ ”央企官員任命的背後有著權力的博弈。每個高層也許都有自己特殊的背景,因此在利益交換方面互不干涉。"一位曾給央企做過咨詢的企業家告訴記者。

  ■ 事實上,沒有一個文件規定央企負責人有級別,而且恰恰有文件規定他們沒級別,90年代中期國家經貿委聯合下發了一個文件,取消了行政級別。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4月23日,傅育寧從招商局空降華潤集團,出任董事長。次日,華潤系股票開盤大漲,然而宋林腐敗案對華潤的負面影響仍在發酵。4月16日,出身於山東農村的華潤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宋林在深圳被中紀委調查人員帶走。

  自2013年中石油爆發腐敗窩案以來,華潤集團成為第二家深陷貪腐案的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央企。據悉,華潤集團仍陸續有人被帶走接受調查。

  相比中石油,華潤集團的地位更加顯赫而特殊。它起源於1938年在香港成立的“聯和行”,抗日期間負責為黨中央採購軍需物資及藥品,後在1948年更名為“華潤”。建國後,貿易出身的華潤轉向實業和多元經營,但真正大發展時期是前任董事長陳新華,及其兩名得力幹將寧高寧與宋林所推動。

  截至2013年底,華潤集團總資產達11337億港元,2013年營業額5002億港元,員工達42萬人。這樣一家龐大央企的董事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在香港和大陸同時引發了震動,華潤在香港的5家上市公司、內地的6家上市公司股價亦受到影響。

  “華潤正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時刻,我們要全力以赴維護大局穩定,保持正常生產和經營秩序。”4月18日,華潤集團在深圳召開各單位主要負責人會議。暫時主持全面工作的華潤集團總經理喬世波稱,集團黨委態度堅定,旗幟鮮明地堅決擁護黨中央的決定,這或許暗示出宋林腐敗案背後的更複雜因素。

  宋林大學畢業後即加入華潤集團,2004年擔任集團總經理後通過併購重組等方式大大加快了華潤轉型與擴張。據本刊了解,即便宋林被查,華潤內部許多人依然認可宋林的工作能力,認為宋林對於華潤的發展功不可沒。前任董事長陳新華也曾這樣稱讚他的兩位得力幹將:“寧高寧和宋林各有所長,都很能幹,都有強烈的主人翁態度,我們用人就要用這樣的人。”

  宋林被查前,國資委一直將中糧集團、華潤集團看作央企發展的典型。一位國資委官員曾告訴《中國企業家》,在新一輪國資改革中,華潤這樣的集團可以直接改組為資本運營公司。這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華潤所施行的多元化和金融控股模式,得到了認可。

  華潤誕生於香港,旗下11家上市公司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符合資本市場規則的公司治理結構,而華潤集團也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建立了董事會制度,這領先於國內大多數央企和國企。然而,一家具有開放觀念、治理結構完善的央企為何仍無法避免一把手控制和腐敗?

  《經濟參考報》記者王文志的舉報信中,宋林被描述成一個獨斷的企業領導人。他披露,華潤集團宋林等高管在收購山西金業資產的百億併購案中故意放水,致使數十億國資流失,並由此質疑宋林等涉嫌瀆職、貪腐。據說,這引發了華潤內部員工的舉報行為,從而逐步將宋林推向危險地帶。

  “國資委一直以來非常警惕一把手體制下的決策機制問題,所以進行了央企董事會試點。”上述國資委官員告訴《中國企業家》,一把手個人的決策風險很大,中央企業重大決策失誤的眾多案例表明,這些決策多數是一把手做的決策。由於體制沒有糾錯機制,一把手也聽不到不同意見,導致錯誤的決策持續下去。

  不過,央企董事會試點的效果如何仍存在爭議,國資部門可以舉出央企董事會科學決策的經典案例,但也有央企人認為董事會純屬擺設。具體到華潤集團,其董事會顯然沒有成功阻止華潤對山西金業集團的收購決策,也沒能制約宋林涉嫌的違法違紀行為。“央企官員任命的背後有著權力的博弈。每個高層也許都有自己特殊的背景,因此在利益交換方面互不干涉。”一位曾給央企做過咨詢的企業家告訴本刊記者,央企的腐敗在於沒有一個唯一的利益主體,比如民企唯一的利益主體就是老板,容易取得利益的一致。在他看來,不僅央企的一把手無法監督,其他高管同樣無法監督。

  多年以來,央企市場化改革目標之一就是取消高管與一把手的行政級別,從而斬斷央企與權力之間的聯繫。但這並不容易。“事實上,沒有一個文件規定央企負責人有級別,而且恰恰有文件規定他們沒級別,90年代中期國家經貿委聯合下發了一個文件,取消了行政級別。但事實上,後來參加會議的時候還是有級別,管理的人有級別,管理的組織有區別,有中組部管理的,有國資委管理的;參閱文件也有區別,有的文件廳局級能看,有的文件部級能看。”上述國資委人士說,這樣就導致外界人看央企高管是有級別的,央企管理者自身也認為自己是有級別的。

  央企與權力緊密結合導致的結果之一就是,很多央企成為權力的角鬥場和腐敗的下水管。在新一輪國資改革中,阻礙最大、最難推動的變革也正是央企自身的改革,其核心就是與權力脫鈎,從不需要控制的行業和領域中退出來,把資源交給市場。

  目前,除舉報內容外,宋林被調查的主要原因和違紀違法行為官方尚未披露。不過,宋林被調查所引發的擔憂,已經擴散出華潤集團。

  幾乎在宋林被調查的同時,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司長郝衛平、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更早些時候,廣東電網原總經理吳周春、鄭煤集團董事長孟中澤、榆林能源集團原董事長王榮澤,直接涉及宋林案的山西聯盛能源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邢利斌均被帶走調查。各種跡象顯示,煤電領域正掀起一輪反腐風暴,而宋林案還有進一步發酵的可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