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社記者重走北伐路 尋找賀勝橋舊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17 00:43:04


記者採訪賀戰社區街道社區主任戴明。
 

  經村民朱先生的介紹,記者隨後又採訪了賀站社區的街道社區主任戴明,戴明說,北伐軍攻打賀勝橋時,整條江的水位高漲,因而,賀勝橋成了唯一過江的通道,“當時葉挺獨立團是北伐軍中最先過江的,起到了關鍵致勝的作用,”戴明說。

  戴明又表示,賀勝橋北伐陣亡將士陵園非常有教育意義,每年的清明前後,有近萬人過來跟烈士們獻花,“聽說葉挺將軍的孫女也來過,她還答應要為我們捐一筆錢”。

  賀勝橋戰役為北伐軍最終攻克武昌奠定了基礎。據大陸的資料記載,經過汀泗橋和賀勝橋戰役,葉挺獨立團贏得“鐵軍”的稱號。1982年,北伐戰士李一氓參觀咸寧,重返賀勝橋時留下“躍馬橫槍指武昌,咸寧直下夜茫茫,蕭蕭賀勝橋頭雨,六十年前舊戰場”的詩句。賀勝橋成了名揚四海的紀念地,即使在比例尺很大的中國地圖上,都可以找到“賀勝橋”的地名標注。

  “黃埔魂•民族心•兩岸情”是為紀念黃埔軍校建校90周年,由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主辦的系列報道活動,走訪廣東、江西、江蘇、上海、安徽、河南、甘肅、四川、雲南、廣西、湖南和湖北共12個省市自治區,探訪散落在祖國各地的黃埔校友。

  活動以找尋黃埔精神、黃埔文化和黃埔人物為重點,通過口述歷史、影視再現,以及座談會等方式,追憶黃埔人在不同時代、不同時期奮鬥過程,再敘黃埔同學的兄弟情誼,展現一個群體在歷史洪流中的擔當和責任。

  中評社記者隨採訪團深入兩湖進行報道。

    後方支援記者:陳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