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7日電/位於米埔受保護濕地內的高鐵工程跨境段隧道,其中一段長約二百米路的大理石層發現為溶洞,被港鐵指為導致高鐵工程延誤的三大主因之一。有關注團體細閱港鐵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發現港鐵承認地底工程令米埔濕地的漁塘不斷冒出氣泡,更要在米埔進行“地底急救處理”,擔心工程已對米埔濕地構成影響,甚至可能已出現地陷危機。
據星島日報網報道,港鐵近日提交立法會的高鐵進度文件逾百頁,顯示高鐵米埔段工程的合約(826號)判給中鐵公司,鑽挖工程去年十一月展開,但半年來只完成全程一千四百七十八米中的二百三十二米,即不足一成六。港鐵承認該段會出現嚴重延誤的可能(potential to significantly delay)。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近日細閱該文件,就工程提出多項質疑,指文件提到地底工程已令米埔國際拉姆薩爾濕地上的漁塘不斷冒出氣泡,估計是由於鑽挖機不斷向前鑽時,要把空氣壓住濕地的泥土,避免出現地陷,但過程中因氣壓太大,產生空氣外泄(compressed air leakage)。
他批評政府及港鐵並無詳盡交代,有關工程狀況對米埔濕地環境構成的影響程度,尤其關注是否已出現地陷的危機。
此外,報告提到因地質環境影響,該路段工程要進行“地底急救處理”(requiring remedial ground treatment),但港鐵並無詳細交代。陳劍青估計,承建商在米埔段鑽挖時不斷出現外牆滲水入隧道壁,為防地陷,要在壁外的濕地灌漿,但由於石屎泥與濕地泥不同,他關注各種補救工程對米埔濕地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陳向本報補充,由於米埔高鐵工程位處禁區範圍內,一直被人忽略,也只能透過文件知悉該處出現工程問題;他要求港鐵安排考察團,讓議員或環保團體人士可前往進一步了解情況。他表示,位處邊境另一端的深圳福田,狀況與米埔類似,其高鐵工程同樣出度四次沉降現象,相信港境內的跨境隧道情況亦一樣。
負責管理米埔自然保護區的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境保護高級項目主管梁士倫表示,米埔拉姆薩爾濕地上的漁塘不斷冒出氣泡,是工程預期之外,雖然該處漁塘由私人擁有,亦位於保護區範圍以外,但也有一定保育價值,問題有必要正視,稍後會要求港鐵及當局積極跟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