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公網:如何評估和遏制“港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01 10:32:12


彭定康今年3月訪港,每逢他出席公開活動都有人揮動港英旗迎接(大公網圖)
  中評社香港5月1日電/唯有譜寫香港特別行政區新篇章,實現經濟轉型,重新鋪設持續穩定較快增長軌道,不斷改善民生,才能使港人解脫懷舊情結,才能消弭“港獨”於無形。為此,緊接著遏制“佔中”和堅持政改原則不讓步,必須堅決推進政治轉變,加快香港管治重心由偏向西方若幹國家轉向依靠中央。

  香港已然出現以“港獨”為宗旨的團體,所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10多年後,香港有人爭取“港獨”這是一個不爭事實。分歧在於如何評估“港獨”勢力。

  一種觀點:“港獨”成不了氣候。

  的確,欲使香港再度脫離祖國、香港重新懸掛英國國旗和龍獅旗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讓“佔中”得逞,實行所謂“真普選”,那麼,倫敦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設定的“還政於民”即忠於西方的“港人”治港是很可能成功的。果如此,則是一種變相“港獨”。

  因不滿衍生變相“港獨”

  另一種觀點:打出英國國旗和龍獅旗不代表追求“港獨”而是反映一部分港人對回歸後的狀況不滿。

  的確,不滿現狀又看不到前景,自然追憶往昔。問題在於,這種懷舊情緒與“港獨”志向僅一紙之隔,而這是一層容易捅破的薄紙。更重要的是,今日香港,不滿現狀又看不到前景的,遠不止於示威遊行中打出英國國旗和龍獅旗的那一小撮人。

  4月17日,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在《明報》A38“觀點”發表《〈紅VAN〉隱喻:香港已非昔日我們的香港》,評析最近香港公映的一部本地製作的影片《那夜淩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其主題是:“我們的香港,已經不存在”,“還我香港”。蔡子強稱這部電影“充滿政治符號和隱喻”,例如,“男主角嘗試從大埔這個死城,踩單車經獅子山隧道返回九龍尋找女友,結果發現一樣人去樓空。九龍(界限街以南)是當年清廷割讓予英國的地方,男主角,以及其後眾人想坐回紅VAN殺回九龍,象徵港人對港英殖民地年代的緬懷,但結果當然是事與願違,就如現實上那些拿?龍獅旗揮舞的人一樣,舊日的美好時光,今天已成鏡花水月。”再如,“片中那輛小巴被廣告漆成紅VAN,再加上後來紅雨來襲,對‘赤化’的恐懼,可謂呼之欲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