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亞洲反思甲午:國家之敗不只怨軍隊無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16 09:27:46


 
  記者:清朝軍事變革還有什麼問題?
  
  劉亞洲:還有兩點,第一是沒有現代軍事思想家。沒有軍事思想家就無法進行戰爭的頂層設計。而頂層設計的失敗是最大的失敗。中國一貫有輕視軍事思想家的傳統。兵書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正經的讀書人以讀兵書為恥。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在列強的監視和重壓下,從零開始,僅僅20年時間就建立起一支全新的機械化大軍,橫掃歐洲。德軍是怎麼做到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它們重視軍事理論家。古德里安因為他的理論被任命為德軍第一支裝甲兵團的司令官,官拜上將。中國自古很少有軍事理論家受到如此重視。與之相反,日本對華侵略的思想、政策的設計者,基本都不是政府官員,而是普通的學者和知識分子。

  第二是難以衝破利益的藩籬。清朝的新軍本來就是在湘軍、淮軍基礎上組建的,門戶對立,內鬥激烈。朝廷上有維新派與頑固派的鬥爭,朝廷外有革命黨與保守黨的鬥爭。黃遵憲在甲午戰爭中悲憤地說:“噫籲哉!海陸軍!人力合,我力分。如蠖屈,不得申;如鬥雞,不能群。”軍事工業分屬不同洋務集團,已然成了官員私產。戰爭中,日軍繳獲大量清軍裝備,這些裝備型號之多,令日軍瞠目。各個集團都在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北洋水師炮台上的火炮型號達84種之多。

  記者:這樣的軍隊怎能打勝仗?

  劉亞洲:甲午戰爭中,一些優秀的清朝軍人盡力了,特別是北洋水師的一些將領。北洋水師共有11名管帶,7名殉國,近3000名官兵血灑海疆。但這並不能改變戰爭結局。他們越英勇,就越反襯政府無能,反襯戰略出錯所造成的代價之慘重。甲午戰爭,是近代歷史上中國軍隊與外國軍隊武器裝備差距最小的一次戰爭,又是中國軍隊敗得最慘的一次戰爭。短暫的戰略機遇期徹底失去。日本由此一步步走向強盛。中國則自始墜入深淵。僅舉海軍為例,到二次大戰爆發時,日本海軍總噸位為98萬噸,擁有10艘航空母艦。此時中國海軍全部艦船總噸位只有5.9萬噸,還沒有日本一條“大和”號戰列艦的噸位(6.5萬噸)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